在電影《阿凡達》當中,商人拿著外太空的稀有礦物,來到納美星說:「這一小塊灰色的石頭,一公斤要價兩千萬美元。這就是我們來這裡的原因。」
地球人口不斷增加,對天然資源的需求也愈來愈大。雖然生態學家並未表示地球資源已達臨界點,但資源始終有限。在靠近地球的小行星上,有很多地球稀有的金屬,如鉑(platinum)、銥(iridium)和鈀(palladium)。如果將這些金屬帶回地球,將可以提供充足的資源。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的估計,單在火星及木星間的小行星帶,當中所含的礦物,總值可以讓地球人每人分得1,000億美元。
「太空採礦」近年已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月球快車(Moon Express)、深空工業(Deep Space Industries)及行星資源(Planet Resources)等公司,已經在太空採礦業起步。
2016年11月,盧森堡(Luxembourg)宣布通過有關太空資源擁有權的法例草案,成為首個為太空採礦業提供法律保障的歐洲國家。法案預計在2017年生效,賦予私人公司在行星及小行星所採摘礦產的所有權,條件是這些公司的太空任務得到法律認可及合符國際法。
早於2015年11月2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簽署小行星採礦法—《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案》(CSLCA),將美國的小行星採礦業列入合法商業領域,允許美國公司擁有和出售從月球、小行星和其它天體獲取的資源,鼓勵商業開發和利用地球外的資源。
盧森堡現在也想要加入這個深具潛力的產業,除立法外,該國政府本年較早前已撥款2億2千萬歐元成立基金,資助有關太空採礦的項目。該國又與深空工業的小行星採礦公司合作,準備研製太空飛船 Prospector-X,進行太空探索任務。
盧森堡副首相兼經濟部大臣施耐德(右)與「深空工業」總裁萊維茨基(左)。
盧森堡副首相兼經濟部大臣埃蒂安.施耐德(Étienne Schneider)說:「我們將把太空衛星業視為我國的高端科技項目,支持國家的長期經濟發展以及在這個領域的創新活動。」
另一美國公司「行星資源」已於盧森堡設立總部,並花費了幾年時間設計和製造一系列飛船,其中「Arkyd 3」衛星已於2015年進入地球軌道。
這些公司並非只著眼從太空礦物獲得即時的巨額利潤,而是探索更遙遠的星體,開拓更多資源。「行星資源」總裁克里斯.萊維茨基(Chris Lewicki)說:「由小行星所採集到的金屬及礦物,可作為興建太空建築物的原材料,彗星則為星際太空船補給用水及加添資源。」
然而,不少人質疑,太空採礦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人類的長遠福祉,還是貪圖從中所獲得的鉅大利潤?亦有人擔心現有的法例不足以監管行業的發展,更無助於人類對宇宙的研究。此外,亦有人憂慮這個新興產業能否真正減少因資源匱乏而產生的紛爭,反之,開發新資源可能會加劇了世人對資源的爭奪。
Vice集團旗下的科技和文化雜誌《Motherboard》編輯白賴仁.梅琪特(Brian Merchant)早年已指出:「對星體的資源採取先開採,後探求的手法,可能會影響了科學界對星體進行更全面及仔細的研究。從太空採集到的樣本,應先提供予科學家研究,但私人公司基於利益考慮,抺殺了科學家得到全面資訊的機會。」
他又說:「數十年後,當太空採礦成為一門競爭激烈的產業,最終可能會出現更緊張的形勢。」
藝術及政治作者瑞秋.里德勒(Rachel Riederer)在美國《新共和》雜誌撰文指出:「科技進步讓資源匱乏的問題得以解決,當然令人感到振奮,但上天賜予的財富,往往會帶來種種衝突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