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二等公民的屈辱?歐盟大國被指向東歐成員出口質劣貨品!各執一詞,真相是什麼?

今年七月中,斯洛伐克總理羅伯特.菲科(Robert Figo)在一個公開場合大發雷霆,原因是在斯洛伐克出售的魚手指及衣物柔順劑,品質不及在西歐出售的同牌子產品。他怒稱,倘這些公司仍然向東歐的消費者出售次等產品,便會對他們實施制裁。

長期以來,新加入歐盟國家的人們都投訴,同一牌子的食品,在當地買到的貨品,質素不及在西歐買到的優良。例如在匈牙利出售的朱古力,味道總不及在德國買到的;在布拉格買到的魚手指,魚的分量較少;甚至百事可樂,亦不及在西歐所喝的原汁原味,就是洗衣粉的潔衣效果也有所不及。

他們懷疑這些廠商採取雙重標準,向他們輸出品質次一級的產品,甚至當他們是歐盟的二等公民。

「維謝格拉德集團」四國領袖,圖左為斯洛伐克總理菲科。

本年初,匈牙利總理奥爾班(Viktor Orban)更批評這是 「近年最大的醜聞」。 捷克農業部長更指,令人們覺得自己國家是 「歐洲的垃圾桶。」 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及波蘭等四個 「維謝格拉德集團」(Visegrad)國家更聯合行動,要求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介入。

斯洛伐克國家獸醫及食品管理局 2016年 十一月及今年十月更先後發表了兩項報告,指稱經檢驗之後,半數肉類、奶類、麵包及魚類著名品牌產品,均屬於這些品牌的較低端產品。

在四國的壓力下,歐盟公義及消費者專員薇拉.喬洛娃(Vera Jouveva)下令對多個東歐國家的產品重新檢測。結果發現,斯洛伐克總理菲科的指摘並非無的放矢。例如一款在斯洛伐克出售的魚手指含 58%的魚肉,但在奧地利出售的則含魚肉 65%。有些食物採用了棕櫚油,而非成本較高的牛油煮製。可口可樂則採用了較廉宜的代糖。

喬洛娃說:「我們要表明,這是不公平的商業行為。很多是明顯的詐騙。」

然而,有些公司一直強調,產品的成分不同,只是為迎合不同地方顧客的口味及喜好。可口可樂公司一位發言人說:「我們會因應不同地方顧客的口味及喜好,或從當地採購食材,或因遵照當地的法例,間中會稍微調較飲品成份。」

歐盟已承諾撥出 100 萬歐元,開發共同的檢測標準,同時發出一系列指引,協助各國當局釐定出售雙重品質的貨品,是否違反歐盟的法例。歐盟表示希望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有評論員指出,中歐四國在食品問題上,不論在國際或在國內,似乎已勝了一仗。然而,事情可能加深歐盟內部的張力。保加利亞大學的分析員安東尼.加拉波夫(Anthony Galabov)說,這些歐盟新會員國可能在利用這個議題,批評歐盟委員會對各會員國人民未有一視同仁。

歐盟核心國和較新興成員國之間的在多項問題上存在分歧,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例如在即將舉行的歐盟峰會,預料難民問題上也將出現一番激辯。

德國外交關係理事會高級分析員米蘭.歷克(Milan Nic)表示:「各國政府都需要找些渠道去發洩情緒,他們找食品問題做文章,因為找不到其他議題。」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