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交距離措施放寛和疫苗接種率達標,社會經濟活動開始復甦,在美國出現了清理家居衣櫃的衣物斷捨離熱潮,二手衣物交易網站交投暢旺,衣物回收站接收的衣服和慈善組織經營的二手物品店生意都錄得大幅增長。
由追潮流買衫到嫌衫太多
美國二手物平台ThredUP和市場研究機構GlobalData合作進行的研究顯示,二手服裝市場勢不可擋,生意額估算至2025年將由目前360億美元倍增至770億美元。
在洛衫磯營運軟件開發的創業家格力說 : 「過去兩年,我只穿四條牛仔褲,七件恤衫和五件襯衫。我和我的衣櫃都一樣,都被COVID悶壞了。」
ThredUP創辦人力赫特說,更多人放售高質素的衣物,帶動了二手服裝市場的強勢增長。他估計美國人堆積在家中衣櫃沒有機會著的衣物總值高達90億美元。早於COVID疫情爆發前,二手服裝買賣的市場已相當興旺,疫情肆虐令人提高慳儉的意識,買衫的消費決定變得更有社會意識和更著重環保,而且更重視衣物日後轉售的潛在價值。大家不再追逐快速時裝潮流下衝動買衫和隨便棄掉消費模式,相反很多人發現放在衣櫃裡一年沒有穿上的衣物,可以賣出或送出。
穿二手衫和便服上班成新常態
荷慧經歷了兩年在家工作的日子,因為增了磅而很多衣服都變得不稱身,她決心斷捨離,把衣櫃好好清理一番,然後將不要的返工衫捐贈給慈善機構。她只留下幾條緊身長褲,因為她工作的機構容許大家穿便服上班。
二手名牌時裝網TheRealReal錄得全年二億三千萬美元的銷售額,比2019年同期增長五成多。美國二手衣物網店Poshmark,今年的二手手袋和行政人員裙子訂單較去年同期大增,外套和高踭鞋亦同樣搶手。芝加哥連鎖洗衣店的負責人韋恩表示,店舖的乾洗生意比疫情前增加了高達八成。「很多人由三月開始恢復上班,因此將上班服拿去洗衣店清潔。」
非牟利組織Accessories Council形象顧問李察斯說,一些人經歷疫情後改變了個人形象,他預期便服將成為上班族裝束的新常態,恤衫西服結領呔的日子不再,大家更接受著T恤或Polo 恤上班。
消費更深思熟慮 光顧慈善二手物店
根據英國調研機構hotukdeals的調查報告,63%的消費者表示為了節省生活開支而購買二手衣物。負責相關調查的消費品市場專家利頓認為,今時今日的消費者更接受良心消費和關心產品背後的故事,例如生產者是否受公平待遇和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關係,他們寧願購買對環保和社區發展有裨益的產品。
英國救世軍的區域經理軒尼謂,民眾和企業熱心捐出衣物,令機構的二手物品店能保持有種類繁多和物有所值的產品,深受二手店顧客愛戴。二手物商店Marie Curie和的零售業務總監分析,百物騰貴令精明的消費者轉往慈善二手物商店購物,一來可突顯個人品味,二來慳錢之餘又可做善事。樂施會和救助兒童會的商店接收和售出的捐贈物資,皆在上升之勢。
各地的慈善機構都收到大量的捐贈二手衫,也有人選擇將不要的衣物轉贈給親友。華盛頓兩名女子Rebecca Rockefeller 和 Liesl Clark於2013年創立了「不消費計劃」(Buy Nothing Project) ,迄今在全球44個國家有超過六百萬人加入這社群。參加者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送出或尋找二手物,將自己沒有用的東西轉贈給有需要或合適的人。「不消費計劃」的網站開宗明義說,在轉贈經濟裡,真正的財富是人們的參與和共建的互助網絡。新冠疫情爆發後很多人減少外出和減少霎時衝動的消費,期間「不消費計劃」亦迅速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