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美國醫院、療養院增僱「佛教宗教師」。疫情下,他們為病人分享正念修習和誦經,成為不少人的精神支柱⋯⋯

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累計有逾8,400萬人確診。面對親友染病和離逝,「佛教宗教師」(Buddhist chaplain)成為了許多人的精神支柱。

宗教師結合佛教義理和西方心理學,為需要的群眾(包括病人及其家屬等)提供心靈關懷和諮詢服務,陪伴他們走過難關。《美聯社》(AP)報道,近年來不少醫院、療養院和監獄等機構都增僱「佛教宗教師」。

在美國,近三分之一市民沒有信奉特定宗教。而包容性高的佛教,便成為了不少人的臨終關懷選擇。波特蘭(Portland)分部的佛教宗教師勞倫絲(Jo Laurence)受訪時表示,佛教沒有太多規範,使病人感到舒暢。

美國「佛教宗教師」:大眾接觸佛法的重要媒介

「佛教宗教師」一詞最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於北美出現。起初,他們大多為義工,沒有社會機構的正式認可。他們在醫院關懷受病苦煎熬的病人,助其重拾勇氣和希望。

近十多年間,北美的佛教宗教師漸漸獲得社會機構認可,並獲編制到專業社會服務系統,服務軍隊、醫院、法院、監獄、校園和私人企業等。及後,教界也培訓更多宗教師人才。

目前,美國的哈佛神學院、紐約協和神學院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和納羅帕大學(Naropa University)等校均已推出相關學位。而紐約禪修關懷中心(New York Zen Center for Contemplative Care)、尤帕亞禪修訓練中心(Upaya Institute and Zen Center)等機構也提供訓練課程,讓更多市民加入服務行列。

哈佛神學院在5月發表報告指,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目前有至少425位佛教宗教師,當中超過40%在醫療機構服務,其餘則在學校、監獄等地方任職。而當中三分之二的受訪者皆擁有神學碩士的學位。

美國藏傳佛教學院邁特里帕學院(Maitripa College)學術和公共計劃主任米勒(Leigh Miller)表示,近年來不少醫院和機構都想要聘請佛教宗教師,因為這樣既可增加臨終關懷工作的多元性,也能以普遍易懂的語言,向病人傳遞有關慈悲和平靜的信息。而宗教師也可分享正念修習、經文和無常之道,助病人面對痛苦和死亡。

柏克萊佛法學院認為,這是大眾接觸佛法的一個重要媒介。教界未來可以繼續透過佛教宗教師來弘揚佛法。

香港的佛教宗教師

至於香港,佛教宗教師一般稱為「佛教院侍」。大覺福行中心於2011年8月成立佛教院侍部,先後進駐瑪麗醫院、麥理浩復康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等多間醫院,在香港教界創下先河。截至今年3月,中心的院侍部已推展至十六間公立醫院。

疫情之下,中心有數位佛教院侍連同「心靈大使」團隊,為醫院病人和家屬提供心靈關懷服務,並定期開辦正念禪修、生死教育講座等,陪伴受苦病人走過難關。現時中心每年舉辦醫院關懷服務培訓課程,歡迎市民加入心靈大使行列。

院侍關懷服務並不只限於醫院。現時院侍亦會以電話或視像通話慰問病人或家屬希望將愛心擴散到整個社區。有需要的群眾可以致電31534499或以電郵聯絡大覺福行中心。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