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謝絕欺凌和負評 新社交平台SocialAI重塑人際關係?

在社交媒體上載了一幅相片,結果沒有人回應,沒有評論點讚,或只是被人取笑,會令人感到沒趣。在近日推出的社交媒體SocialAI,沒有人跟你爭辯,也沒有人潑你冷水,貼文只會得到正面回應。

難怪該應用程式在蘋果商店(App Store)剛剛上架,就引起哄動,註册人數直線上升,管理員甚至考慮限制邀请。

一位用戶發帖說:「我想辭職去開一家羊駝(Alpaca,又名駝羊)農場。」帖子在評論區出現,就有作鼓勵的評論說:「追夢去吧!羊駝就是可持續農業的未來。」也有帖子會提醒他說:「你考慮過經濟上可行嗎?」

用戶形容,感覺像口袋裡有由顧問、心理醫生和啦啦隊組成的私人顧問團,令人感覺很好。

SocialAI的介面與Threads、X(前Twitter)相似,最大的不同是用戶的網上社交圈,除了他是真實的人外,其他都是人工智能的虛擬人物。它們可以分析用戶的處境,接收對方情感上的細微反應,甚至可以跟用戶開玩笑。

用戶再也不用擔心貼文流量與演算法,也不用擔心遇上網絡欺凌。貼文下面的留言全部是虛擬人物的回應。這些虛擬人物能夠隨時和用戶聊天,不會向用戶潑冷水。

SocialAI創辦人米高‧塞曼(Michael Sayman)是年僅28歲的紐約工程師,父母分別來自玻利維亞和秘魯。一家人原住在佛羅里達邁阿密,2008年遇上金融海嘯,正有意遷返秘魯,卻因為塞曼為「臉書」(Facebook)編寫了4 Snaps照片分享程式,維持到一家生計,於是繼續在美國生活。

塞曼18歲時,「臉書」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聘用塞曼為「駐留年輕人」(teen-in-residence)。他後來到「谷歌」(Google)和遊戲平台Roblox任職,對開發程式有豐富經驗。

多年來,塞曼一直在思考如何創建完全私密的空間,讓大家可以盡情分享想法,並獲得私人反饋。直到最近,生成式AI熱潮推動了「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簡稱LLM)的發展,讓他實現開發「私人社交網路」的願景。

2022年5月,塞曼成立初創公司Friendly Apps,在還沒有產品之下,短時間內透過種子投資募集了300萬美元,開始開發SocialAI。公司至今已推出到第三款應用程式,開放免費下載,用戶無需付費。

SocialAI的用戶需要從從32個機器人類型中,選出至少3種作為自己的關注者(followers),例如書呆子(nerds)、支持者(supporters)、存疑者(skeptics)、進步派、保守派或是愛開玩笑的人等。這些虛擬人物會以相應的口吻和風格來回應用戶的貼文。這設計讓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來決定如何與虛擬人物互動,無論想要讚美還是批判性的回饋,都可以自行調整。

SocialAI每一次互動都是人工智能生成的,但操作方式卻和X等社交軟件相似:用戶可以發布評論、回覆「他人」的評論和點讚,但所有虛擬社交互動都是完全私密的。

那麼,用戶似是在自說自話嗎?塞曼表示,這款應用程式的目的是讓人在安全的空間內感到獲得傾聽,並提供反思、支持與建議,就像緊密聯繫的社群一樣。這不僅是全新的社交體驗,也是用來探索自己想法的工具。

塞曼說,這個想法源自自身的經驗。他希望能為感到孤立無援、無人可求助的人提供可以安心訴說心聲的空間。

SocialAI迅速走紅,令一些用戶非常感興趣,但也有人提出質疑和擔憂。作家Sara Megan Kay說:「對於那些想要立即得到答案,並從許多角度集思廣益的人來說,這非常有用。但有些用戶可能把這種體驗看得過分認真,可能會有自大的錯覺。」

意大利著名傳媒人、未來學的資訊網站Futuro Prossimo負責人詹盧卡‧里喬(Gianluca Riccio)認為,趨勢發展下去,在網上互動中人類和人工智能之間的區別會變得愈來愈模糊。

他說,假使人類最親密的朋友,是能夠24小時隨時陪伴、提供意見和情緒支援的先進人工智能,大家就要重新思考友誼、親密關係和自我認同等概念。他更說,當人類完全適應了數碼環境,就可能再無法在現實世界與他人面對面互動了。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