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生活中,相信人們都希望短暫休息一下。現時只要開啟一些「正念」(Mindfulness)的應用程式,就會聽到輕柔的音樂,以及蟲鳴鳥叫、海浪、風聲等大自然聲音,幫助你在短時間內放鬆緊繃的神經。
正念近年已經進入西方的主流文化,有調查顯示,美國近40%的人每週都會進行冥想與呼吸訓練。企業、大學、監獄與懲教機構也經常引進正念冥想作為員工福利或維持心理健康的一環。
一些科技巨頭,都緊抓這個商機,紛紛開發手機或電腦版的正念、靜觀等的應用程式,如「Calm.com」、「Headspace」等網站,提供了放鬆自然音樂、呼吸練習、各種冥想課程,甚至還有名人講睡前故事。據估計,2015至今,線上應用程式商店推出了多達2,500個有關的應用程式。
全球市場研究和顧間公司「Future Marketing Insights 」(FMI)預測,這產業在2022年將達到20.8億美元,而之後到2030年的十年間,每年更有8%的增長。
過往一些研究指出,正念能夠幫助人們放鬆、舒緩壓力,幫助擺脫負面情緒,甚至減輕疼痛和緩解使用手機的上癮情況等。然而,對於正念的成效,卻沒有明確的結論。
2017年,墨爾本大學心理學院尼古拉斯∙雲∙當(Nicholas T. Van Dam)等15位學者發表了名為《被炒作的正念》(Mind the Hype)的論文引述研究指出,正念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只有輕微甚至沒有療效。文章又指出,有關研究對正念的定義、踐行方法等沒有統一界定,因而影響了研究結果。
近期最廣受討論的是一份來自美國紐約大學水牛城分校心理學副教授米高∙波林(Michael Poulin)等人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與參與正念訓練的人士參與義務工作的意欲反而降低了。
波林今年5月在《心理科學》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發表的一項研究,比較了參與實驗者在參與正念練習,對參與義務工作的意願。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部分參與實驗者了正念練習後,參與義務工作的意願反而降低了。
在這項研究中,進行了兩項實驗。首先,他們測量了366名參與者的獨立性和互助性水平,然後向對照組提供正念的指導或讓他們心智游離練習(mind wandering exercise)。最後,研究員告知參與者可安排義務工作機會,為一間慈善機構封裝信封。結果發現,有獨立傾向的參加者在接受正念指導後,參與義務工作的意願降低了。
研究的第二實驗,研究人員安排了325位參與者接受一些簡短的性向練習,從而讓他們界定自己為有獨立或互助頃向,然後參與正念指導。隨後,參加者被問及會否願意協助一慈善機構在網上籌募捐款。
結果,曾參加正念訓練而有獨立傾向的參與者參與義務工作的意向降低了33%;而本身互助型傾向參與者曾參加了40%。
那麼,正念減少了人們的社會性行為嗎?
波林指出,這要視乎踐行者本身的思維和世界觀。他寫道:「傾向將自己視為社會性的一員的參與者,在正念冥想後增加了親社會行為。相反地,對於那些傾向認為自己較獨立、與社會互依性較低的人而言,他們在修習正念後減少了親社會行為。」
不少人似乎把正念理解為正向思維──踐行正念,人們應當有利他的思維。事實上,正念只是鼓勵人們時刻處於當下,觀照自己和周圍的生命,沒有正向或負向,它更不是科學家給病人開的藥。正如波林說:「它只是一種工具,不是一種處方,如果正念的人想要避開潛在的負面影響,首先不應被視為『即插即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