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南韓光州的兒科醫生金醫生由於財務困難和國內兒童人口減少,結束了經營了20年的診所,開設了另一家新的,主要治療皮膚問題、慢性痛症和心理健康問題。
金醫生的情況並不罕有。根據最近發布的報告,在過去五年內,首爾有十分之一兒科診所結束;提供內科、外科、婦產科等基本醫療服務的醫生也強調面臨財政壓力,相反,整形外科和皮膚科卻成為實習醫生和駐院醫生的熱門專業,因為這些服務收入較高,而且發生醫療糾紛的風險較低。
南韓衛生福利部表示,到2022年,當地診所的整形外科醫生人數達到1,769人,比2012年的1,003人增加76.4%。專門從事整形外科的診所數量也增加了33.5%,從2012年的835間增加到2022年的1,115間。
南韓醫生數量偏低,加上不少醫生從事皮膚和整容外科,令國內提供基本醫療的醫生數目不足,尤其偏遠地區,以及兒科和產科等專業,更是醫生嚴重短缺。政府決定擴大醫學院名額,以解決醫生不足的問題。
不過在職醫務人員反對該計劃,認為方案無助解決問題,反而增加競爭和影響他們的收入,因此發起工業行動。百間醫院的實習和駐院醫生大規模提交辭呈和罷工行動。
南韓衛生福利部表示,至今年2月22日,全國100家主要實習醫院中,已有約8,900名實習和駐院醫生呈辭,佔初級醫生總數13,000多人的71.2%,其中7,813人已離開工作崗位。南韓政府首次因傳染病以外的因素,將衛生醫療的災難預警提升至最高的「嚴重」級別。
南韓的醫療保健系統高度私營化,九成以上醫院都是私立的,其中大多數治療程序都與保險掛鈎。
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教授金尹說:「根據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南韓醫生的平均工資較其他國家的高,但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醫生,特別是在大學醫院或綜合醫院工作的工資相對較低,工時也較長,工作也較繁重。」
根據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2022年的數據,南韓5,200萬人口中,每千人有2.6名醫生,遠低於該組織各成員國的平均數字3.7個。公立醫院的專科醫生平均每年收入2.6億韓圜(近20萬美元),但不同專科的醫生收入有顯著差異,據衛生福利部的數據,以兒科醫生的薪酬最低,比整體平均低57%。
此外,南韓醫生要獲得專業資格,需經過五到六年的實習和駐院專業培訓。醫生最理想的發展途徑是開設診所,尤其是皮膚病診所,擔任全科醫生。由於國民健康保險服務並不涵蓋皮膚病,皮膚病診所收費較高,因此皮膚科醫生的收入也較其他專科為高。數十年來,南韓當局一直努力增加醫生數量,以應對人口迅速老化對醫療系統帶來的額外負擔。總統尹錫悅表示,如果政府現在不採取行動,預計到2035年,全國將有1.5萬名醫生空缺。他提議每年為醫學院增加2,000個名額,比目前每年招收3,000多名增加65%。
然而當地醫生認為,醫生短缺的根源問題不在於數目,而是醫生不願意從事基本醫療服務,增加醫學生學額,影響醫生就業,他們的收入更加無法與皮膚科和整形外科相比。
首爾國立大學公共衛生專家權順萬教授表示:「更多醫生意味著更多競爭和他們的收入減少,因此他們反對增加醫生供應的提議。」
反對黨韓國民主黨眾議員金成柱(Kim Sung-ju)說:「每年都有數千名醫生從醫學院畢業,但無論醫生數量增加多少,從事基本服務的醫生仍然會短缺,只有皮膚科和整形外科的醫生數量會繼續增長。」據衞生福利部稱,今年上半年,50所大學醫院中有38所(76%)沒有兒科醫生,因為沒有申請人。
南韓衞生和醫療工作者聯盟主席羅順子(Na Soon-ja)表示,政府需要採取其他政策,例如建立公立醫學院,給予醫學生近乎免學費的安排,更要吸引他們從事基本服務或到農村地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