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美國前衞作曲家約翰 · 凱奇(John Cage) 的新曲《4分33秒》(4’33’’)在紐約首演,觀眾呆坐多時,演奏者從頭至尾仍然沒有奏出一個音,於是鼓噪起來。
然而,凱奇此曲最特別之處,正是演奏者從頭至尾都不需要演奏出一個音符。樂器演奏者在樂章之間會做出開合琴蓋、擦汗等動作,以至演奏廳內的各種聲響,都可被認為這首樂章的一個組成部分。
多年來,人們所聽到聲音越來越多。於是近日開始有追尋寂靜的運動。根據英國環境、食物及鄉村事務部(Defra)2012年的調查,48﹪的英國人覺得家居生活被噪音影響,受訪者認為噪音在各項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從2000年的第九位, 上升至2012年的第四位。
英國著名百貨公司「約翰.路易士」發現,有62﹪的顧客在選購家庭用品時,會考慮家品操作時所產生的聲響。有硏究指出,家庭電器之中, 以洗衣機、洗碗碟機、抽油煙機發出的聲響最大。有見及此,該公司自2014年開始在部分產品加上「靜音標纖」(Quiet Mark),顯示那些家庭用品通過了音量及聲質素的測試。
此外,電器公司戴森(Dyson)投資了5000 萬鎊,開發聲量較低的風筒;馬莎百貨公司(Mark & Spencer)在顧客及員工的投訴下,本年夏天亦已停止在130間各分店內播放音樂。
此外,英國亦興起了一連串的寂靜活動,除了靜默的周末退修營,還有靜默的讀書會、無聲晚餐以至無聲約會等。
約一年前,蘇格蘭登地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斯米奧尼多(Mariel Symeonidou)定期開辨靜默讀書會,讀者帶同自己的書本到指定的酒吧,一齊閱讀一至兩小時後,然後喝一杯,再閒談一會。這種活動據說在西雅圖開始,現時已擴展至紐約、倫敦及愛丁堡等地。
主辨人表示,「在酒吧進行類似活動有點超現實的感覺。現時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被科技包圍,這個活動正讓人有機會歇息一下。」
布列頓大學心理學講師亞當斯(Matthew Adams)一直研究靜默的社會、文化及心理影響。他說:「靜默往往讓人產生不自然的感覺,我們以聲音去掩藏。靜默迫使我們去面對其他人的存在。」他認為,而這種不自然的感覺,正是靜默的無比力量所在。
柏林藝術家賴恩(Honi Ryan)於2006年開始「靜默晚餐」活動。活動除了供應素食餐單,還有幾項規定,參加者不得談話、閱讀、書寫、也不得以科技溝通及盡量避免發出聲響。參加者亦至少要逗留兩小時。
賴恩形容靜默晚餐「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及空間,靜默創造了空間,讓人們按個別需要去填上。」
在倫敦,一個名「Shhh!」的機構為單身人士安排交友約會活動。活動由一些破冰遊戲開始, 然後參加者經配對後,在一段時間内只能以表情溝通,然後以60秒時間互相對望。如果參加者能選到合適的約會對象,大家可以相約作第二次約會,更可以保持靜默的方式約會,如參加靜默晚餐或去看電影。主辦機構表示:「當人們有機會以談話以外的方式溝通, 他們可以看到真實的對方,達到更好的溝通,更方便選擇自已的對象。」
除此以外,社會還有各式各樣的靜默退修活動,內含宗教及靈修的元素,包括佛教、天主教及基督敎的退修活動,為期數天至數星期不等。卡德尼(Peter Cadney) 2013年參加了一次為期十天的靜修活動。他說:「坐下來後,感覺十分平靜。靜坐冥想有助加強心靈及身體健康。」他後來更辭去工作,全時間投入成為一位治療師。
瑞士藝術家沃格林(Salome Voegelin)卻認為靜默有另一層意義,她覺得靜默「打開聆聽的可能性。」她形容靜默並非無聲,而是聆聽的開始。不過她卻對靜修活動有所保留,她說:「這些活動引領人沉思, 不過我懷疑人們在靜默中會否過度集中尋求個人的寧靜,而不是聆靜他人及大自然聲音。」在她的一本書中,她提及:「靜默提供了一刻安靜,更讓是我們開始去耹聽他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