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店消費時只需把手臂放在電子支付讀取器前一掃,便可完成付款程序,連拿出銀包和信用卡的時間也可省卻。這不是科幻片的情節,而是在真實世界應用的新科技──在人體植入晶片。開發這種微型晶片的公司表示截至8月,全球已有1,000人使用,但這科技引伸的個人資料私隱和安全問題卻惹起重大爭議。
根據支付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Marqeta於2021年進行的問卷調查,受訪的歐洲和英國消費者逾半考慮在手臂植入晶片。波蘭的數據管理公司Biostat去年的調查亦顯示,超過 72%受訪者擔心錢包或電子支賬卡被盜,近47%受訪者表示,如果不用收費,會選擇植入晶片,作支付賬項用途。
在英國註冊的Walletmor聲稱是全球首間為人類植入微型晶片作支付方案的公司。該公司網站展示了幾百位用家的心聲,有人說使用是為了方便,有人是為了減低信用卡被盜的可能,更有用家說植入晶片就像紋身和刺穿環一樣,可以表現個性。
Walletmor的創辦人兼CEO Wojtek Paprota解釋,植入人體的晶片是體積小如一粒米的微型處理器,裡面儲存了加密的用戶付款數據。晶片本身沒有電源,當用家把晶片放到閱讀器前幾公分距離時,晶片上的微細「天線」會接收電磁波而啟動付款程序,其原理與信用卡或八達通之類的無觸式付款工具無異。Paprota強調由於採用的是「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技術,因此不會遠距離「走火」而被錯誤扣款。
截至今年8月,Walletmor已售出1,000塊植入人體的晶片,第1,000位用戶是一位芬蘭人。Walletmor在官方網站聲明每枚晶片售價為200歐元,產品目前只適用於30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瑞士,以及東歐和北歐一些國家。公司建議用家找醫生注射或移除晶片,而晶片在人體內的有效期為8年。
有專注人體生物科技的律師提醒消費者,Walletmor在使用條款中避開了很多法律責任,例如注射晶片後的身體不適或創傷,支賬出錯而要向銀行申請更正的事宜,一概不負責。
擅自更改收集資料用途 惹用戶不滿
Walletmor將晶片連接手機應用程式MuchBetter(與Mastercard相連的電子錢包),讓晶片用戶透過該應用程式為支付賬號增值。Walletmor早前被揭露將用戶晶片上的MuchBetter賬戶個人資料改變用途,而沒有徵得用戶同意。一些用戶對此大為不滿,即時中止了晶片的賬號,無奈晶片卻繼續留在體內。
Mastercard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Mastercard支付網絡只接受符合特定認證和測試要求的儀器,人體晶片並不符合相關要求。MuchBetter發言人亦申明該公司與Walletmor沒有合作關係。據英國統計,信用卡依然是最受國民歡迎的支付方式,每月交易達17億美元。
Gen-Z 崇尚科技較捧場
在European Payments Landscape in 2030調查中, 半數受訪者表示唯有安全和私隱保障符合一定標準,才會考慮植入微型晶片。81%受訪者認為,植入晶片像科幻片一般不現實,而調查中18至24歲群組的反應最正面,意味Gen-Z傾向較樂意成為該科技產品的用家。
蓋茨曾經揚言,用植入人體的微型晶片作身份識別是未來趨勢。雖然晶片使付款過程更方便快捷,但衍生的私隱和網絡保安風險,卻令人產生疑慮。此外,這兩年新冠疫情爆發期間網上流傳疫苗裡暗藏微型晶片,可令接種者的行蹤受到監控,也成為大眾對微型晶片的一大顧慮。Walletmor 曾表示,會研發在晶片存放個人的醫療紀錄資料,例如病歷和敏感史,令消費者擔心駭客入侵晶片支付系統,取得用戶的生物數據,大大提高了侵犯私隱和身份被盜用的風險。
早於1998年,Kevin Warwick 教授將微型晶片植入自己體內,以進行接駁神經系統和電腦的實驗。在人體植入晶片作商業用途是近年才出現的服務,美國的 Dangerous Things 早前亦推出了可植入人體的晶片。晶片除了可用作無接觸付款,還可以接上物聯網,在手機上開啟網頁和當作電子鎖匙。該產品更標榜用家可以自行注射,不必找醫護人員代勞。
綜觀市場反應,在人體植入微型晶片的科技應用在短期內難成主流,監管、網絡安全和私隱保障是消費者不輕易妥協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