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以第三人稱自稱跟自己對話 有助控制情緒及更為冷靜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憶述某次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會面時,甫一見面特朗普便說:「特朗普聽說你不大喜歡特朗普的做法。」蓋茨當時想: 「啊,你是特朗普吧。」

特朗普在公開場合演講時,也時常利用「第三人稱自稱」(Illeism)的方式介紹自己,例如:

「從未出現過像特朗普總統的總統。」

「沒有人比唐納德‧特朗普對俄羅斯更強硬。」

除了特朗普,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亦慣常以第三人自稱,例如他曾說:「倘若莫迪觸犯了甚麼,不要放過他。」

Illeism這個字源於拉丁語ille。在文學創作和論文寫作時,不少作者時常以第三人稱代指自己,這是力求文字表達客觀。然而,在日常生活和交談中頻繁以自己名字而非「我」來自稱,卻別有意義。

據悉,目前人類所知的最早Illeist,是古羅馬的凱撒大帝,他在《高盧戰記》(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一書中,頻繁以「凱撒」而非「我」來記述;近代較著名的Illeist包括已故的法國前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和美國總統候選人多爾(Bob Dole)和NBA球星勒邦占士(LeBron James)等。

很多心理學家對「第三人稱自稱」提出過解釋,其中一個解釋是出於自負。心理學家凱文‧沃爾坎(Kevin McAlleenan)說:「特朗普在強調自己的品牌形象,但同時這也是自戀行為。」

心理學家伊森‧克羅斯(Ethan Kross)等人則認為,「第三人稱自稱」可以起到「自我抽離」(self-distance)的作用。

克羅斯是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人類調節情緒的方式。他認為其中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心理距離法(psychological distancing),即用外人的客觀角度看待自己的處境,讓自己從強烈情緒中暫時抽身。在感受壓力時,以「你」或自己的名字自我對話,可以減少焦慮。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社會心理學家伊格爾‧格羅斯曼(Igor Grossmann)引用了「自我抽離」的概念,率先從生理、行為層面對「第三人稱自稱」進行系統性的研究。

格羅斯曼和研究團隊在2021年發表了一項研究,要求一批參與實驗的人士撰寫日誌,講述他們的經歷,其中一半人用「第三人稱自稱」,另一半則用「第一人稱」,一個月後,研究人員請參與實驗者進行推理測驗,結果發現,「第三人稱自稱」的組別的分數較以「第一人稱」的高。

後來,格羅斯曼又曾與密西根大學的克羅斯進行一系列實驗,發現當參與實驗者被要求以第三人稱討論指定話題時,會顯得更謙虛、深思熟慮、更能以不同角度看待事情。

兩人的研究似乎引證了「所羅門悖論」(Solomon’s Paradox)。所羅門王是古代猶太王國的君主,以聰明智慧見稱,擅長解答疑惑和解決問題,但是他的人生決定,最後卻令自己的王國陷入紛亂。

當人類以第三人稱自稱,談及的個人問題頓然變成了他人的問題,這種抽離令當事人更容易看到大局,不容易受個人情緒左右。

克羅斯在2021年出版的《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Chatter)一書指出,人類其實每天都不斷在腦中跟自己對話,但當我們把注意力都聚焦在「我」時,內心開始批判自己,甚至否定自己,造成負面情緒。他建議大家嘗試由第一人稱的「我」改為叫自己的名字時,可以將對話完全轉向,把自己由浸沉中的問題抽離出來,能更冷靜﹑客觀地處理面前的問題。

克羅斯說:「我們發現語言能拉近或拉遠人與自我的心理距離,能夠在不知不覺間對產生不同的影響。」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