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以色列人慶祝建國70年。巴勒斯坦人望鄉70年…..為甚麼他們堅持把盼望遙寄在不曾踏足的故鄉?

提起奈爾亞村(Ni’ilya),耶希亞(Yahia Khalout)的雙眼露出了光彩。

在加沙最大的難民營傑巴利耶(Jabalia)內,55歲的耶希亞與10多位家人共住在一間房屋。奈爾亞村是他們的故鄉,距離現時所居住的難民營約20公里,在以色列城市亞實基倫(Ashkelon)南部。房中沒有一個人曾到過尼爾亞村,但每個人都會說出那裏的點滴。

有人開始說:「我們村裏有橙和提子。」

另一人說:「有杏仁。」「西瓜。」「杏脯。」

耶希亞說:「村民會將農作物拿到亞實基倫出售。我祖父有約15公頃的農地。」

以色列於1948年5月14日宣佈建國後,至少超過70萬的巴勒斯坦人成為難民。一部分人們被驅逐出現被劃入以色列國土內的領地,遷徙到鄰近的阿拉伯國家,另一部分人則成為「永久境內難民」,被強制安置在巴勒斯坦西岸各地當時臨時搭建的難民營內。

每年的「災難日」,巴勒斯坦人會高舉紙牌鎖匙,期盼並等待重回家園的一日。

巴勒斯坦人稱這天是「災難日」(Nakba),今年的5月15日對巴勒斯坦人別具代表性:不僅僅是巴勒斯坦伊斯蘭信仰者的穆斯林準備開始神聖齋戒月的時候、也正式開始了以色列建國、巴勒斯坦人被武力驅逐出家園,展開漫長的衝突的第70個年。

更巧的,5月14日這一天,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指令下,美國將其駐以大使館正式由以色列政經中心特拉維夫,遷至在以巴衝突中爭議不斷的世界三大宗教聖地—耶路撒冷。

耶希亞的故事,並非他一人的故事,他渴望回鄉的心情,象徵著巴勒斯坦人不願放棄重建國家的情感。

亞辛(Mohammed Ibrahim Yassin)現年71歲,離開村時才一歲,對村的情況也沒有印象,他現時的最大願望是回到村裏。

他們無一個人知道尼爾亞村的現況。實際上,尼爾亞村在1948年11月被清拆,村內297間房屋,只有一間未被拆毀。現時以色列地圖上再沒有注明這條村,村內有新建的五層房屋。

當時離開村的約有1,520名村民,他們有些移居美國、德國和沙特阿拉伯,但大部分仍住在加沙。傑巴利耶位於地中海岸的加沙,三面被以色列和埃及的圍欄包圍,剩下的一面是大海,但海水受到加沙排出的污水污染,不能游泳,約200萬巴勒斯坦人就生活在這片貧窮的狹長海岸地帶。

在西岸伯利恒城兩公里外的埃達(Aida)難民營,現年85歲瑪祖納(Mazyounah Abushrour)原來住在附近的城鎮貝特撒澳(Beit Sahour),她15歲時遷入難民營,在這裏居住了大半生。

瑪祖納還記得當日大批巴勒斯坦人被驅逐到西岸,她當時還是個女孩。她說:「我見到大批無家可歸的人走到西岸,有些人露宿在街上,有些人投靠親戚。」她父親收留了一些人,在他們的帳棚棲身,很多人住在學校或寺廟,當時人們都以為情況不會維持很久。

埃達難民營在1950年由聯合國救援署(United Nations Relief Works Agency for Palentine Refugees in the Near East)設立,收容逃避戰火的人,初時全都是帳篷,後來人們建成了三合土的房屋,但這些房屋都沒有水電,上洗手間要到屋外,但分配到水、豆、米和糖等物資。

幾年後,瑪祖納與另一位難民哈辛結婚,夫婦就在難民營內開始生活。他們與六位子女就住在一間三公尺乘三公尺的小房子內。她說:「我命定要嫁給一位難民,接受這災難,過一輩子難民的生活。」

2000年,以色列基於安全理由,在西岸建築圍牆,分隔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圍牆有些高達8公尺,更將埃達難民營與附近唯一的綠化地帶分隔,瑪祖納說:「過往我們可以探訪其他親友,現時圍牆將人們分隔。」

年輕一代的巴勒斯坦人仍然上學,今年夏天的學校考試因為紀念災難日而延期,學校也會為在衝突中受傷的學生補課。在加沙的耶希亞有一位11歲的孫兒哈里爾(Yahia Khalil Yassin),大家都說他是個可造之材,他的表兄弟不少都上過大學,不過大部分人現在都賦閒在家,加沙的青年失業率是70%。很少人到過外地,大家的希望是有一天能回到祖輩記憶中的故鄉過美好日子。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