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使用得法 用風扇降溫更勝冷氣

酷熱天氣持續,很多人視冷氣為生活必需品,就連奧運選手也要千里迢迢自攜冷氣機到選手村。不過,有專家指出,風扇是比冷氣機更安全可靠、節省能源和節省金錢的降溫消暑方法。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冷氣令人涼快,不用汗流浹背,而且有抽濕作用,減少室內物品發霉的可能。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的公共衛生政策及管理教授Bruce Lee 在《福布斯》撰文指出,長時間逗留在冷氣環境有一定的健康風險:一是空氣乾燥,可能令人眼睛和皮膚不適;二是空氣不夠流通,室內的空氣污染物,例如鐳射打印機噴墨的微細粒子、細菌、病毒、塵埃,以至冷氣機本身累積的污垢無法排走,很大可能由我們自己吸入身體。

從環保角度,冷氣機是高碳排放的源頭。在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可持續降溫方案的高級研究員美雲達(Nicole Miranda)解釋,冷氣機令人涼快的原理是將四周的空氣冷卻和降低空氣的濕度,那是耗用大量能源的過程。反之,電風扇所需的電力較少,它透過製造流動的空氣,予人涼快感覺。專家對於在室內更有效地製造涼快感覺,有以下建議:

Getty Image
Getty Image

1.同時使用風扇和冷氣機

為了找出最有效益的室內降溫方案,美國波士頓大學環境健康學系的法比安(Patricia Fabian)教授作實驗,比較多種風扇和冷氣機使用模式的效用。他總結,冷氣和風扇並用,降溫效益勝於只用冷氣機。

專門研究熱與健康關係的澳洲悉尼大學教授謝爾(Ollie Jay)亦同意這論述。他引述文獻指,在將冷氣設定為攝氏26至27度的房間開動風扇,我們置身其中的感覺,跟身處有攝氏22度冷氣、沒有風扇的房間,基本上沒有分別。他指大眾在酷熱日子開大冷氣,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無形中加劇氣候變化和天氣變暖,於是對冷氣的需求增加,形成惡性循環。數據顯示,來自冷氣機的碳排放量在近數十年倍增。

2.選擇適合的風扇類型

市面上風扇款式繁多,究竟哪一款最涼快?多位專家都首推「老套」的吊扇。吊扇由上而下令空氣流動,令人全身的感受到涼風吹拂,而且可以將儲在天花板的熱力吹散。

柏克萊大學的建築及工程學教授舒瓦方(Stefano Schiavon)教授研究過多種款式風扇的效能,發現體積相若的標準風扇,涼快效果大致相同。

3.吹風扇的部位和速度也有學問

用風扇吹身體不同部位,產生的涼快效果也有不同。舒瓦方教授建議,想達致最佳散熱效果,應盡量讓身體有較大面積接觸氣流,而且吹到的部位最好沒有衣物覆蓋,以加速汗從皮膚表面揮發,帶走身體的熱能。

謝爾教授說,許多人誤以為風速愈高就愈涼快,事實上風扇的散熱作用有臨界點,假設風扇距離我們1米,臨界點一般是中等速度,到達臨界點後,即使我們將扇葉轉動速度再調高,涼快作用也不會提升。

有專家建議在風扇前放置冰塊,自製冷氣。
有專家建議在風扇前放置冰塊,自製冷氣。

4.善用抽氣扇

專家指出,除了冷氣機和風扇,傳統的窗口式抽氣扇也是降溫工具。在清晨時分和半夜,戶外的溫度一般會低於室內氣溫,抽氣扇可以將外面的空氣帶入屋裡。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建築系助理教授庇華普卡(Bhiwapurkar)說,若窗口式抽氣扇對面有窗戶,不妨加裝向外的抽氣扇,將室內熱氣抽出街外。安裝抽氣扇前要先做「功課」,了解空氣質素,以免將馬路廢氣和空氣懸浮粒子抽入屋內。此外,在黃昏時分打開窗戶,把風扇面向窗外吹,也有助驅散室內的熱氣。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若室內溫度超過華氏90度(約攝氏32度),而室內又沒有空調設施的話,上策是暫時到避暑中心。

加拿大渥太華人體及環境健康學系一項新近的研究顯示,風扇有助人體蒸發汗水散熱,但一旦溫度高至攝氏33或以上,風扇無法令人的體溫下調,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的排汗機能較弱,因此對高溫的耐受程度較低。

在極端酷熱的日子,用濕毛巾敷在皮膚或穿上濕的衣服,再配合吹風扇,可以達致更佳的涼快效用。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