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印尼峇里夏日之風吹起,雖然節慶取消,遊客不來, 但風箏仍在飛翔⋯⋯

每年6月至8間,印尼峇里島天氣清爽,島上沙努爾(Sanur)的巴登加勒海灣(Padanggalak Beach)都會舉行風箏節(Musim Layang-layang)。在一般人的屋頂、田野、市郊墓地以至沙灘,人們放起色彩繽紛的大小風箏。該節日更吸引到外地遊客前來觀賞。

由於今年的新冠狀肺炎疫情,峇里風箏節被迫取消,但有有心人舉辦了「虛擬的風箏節」,讓風箏繼續飛揚。

在印尼,放風箏有悠長的歷史。雅加達風箏博物館(Layang Museum)的員工阿瑟普‧伊拉旺(Asep Irawan)說:「印尼最早發現的風箏來自蘇拉威西東南的穆納島(Muna)。在那裏,人們用野生木薯葉(kolope)製造風箏,他們希望風箏可以達到天上的神明。」

在穆納島梁卡博里村(Liang Kabori village)的山洞發現的古代壁畫,顯示古人用風箏尋找神。一名德國風箏愛好者胡根‧比耶克(Wolgang Bieck)更聲稱,這是世界上最早製成的風箏。

伊拉旺又說:「少數陵墓中,人們以風箏蓋著棺槨。」不過他未能推斷為何有這種做法。

風箏博物館的創辦人恩當‧愛娜娃蒂‧達拉賈特(Endang Ernawati Drajat)說:「印尼各省風箏的造型都是大同小異,上半部都呈半月型,其次是它們都會發出不同聲響。」是一位風箏愛好者,她在2003年開設了這所博物館,希望保留這種文化。

峇里島有3種傳統的巨型風箏:葉型、魚型和長尾鳥,每隻風箏的尺寸可以有10公尺長。當地人通常用堅靭的竹條作為支架,加上多種顏色棉布。風箏以黑、白和紅三色為主,紅色代表梵天(Brahma),即創造之神;黑色代表毗濕奴(Vishnu),毀滅之神;白色代表濕婆(Shiva),即守護者。

對於印尼人來說,風箏有宗教及靈性的意義,人們用風箏向神明傳達訊息,祈求豐衣足食。過往,紮作這些傳統風箏是每條村的大事,全村人都會參與製作,一同將禱文寫在風箏上。整個過程往往費時兩個月,期間所有人一起煮食和聚餐,增進了社區凝聚力。

由於風箏非常巨大,往往要由50人將風箏運動到會場,合眾之力才能放飛。放飛前,法師會風箏,為風箏加添力量。

今年由於新冠狀肺炎疫情,峇里的風箏節被迫取消,峇里首府登帕薩(Denpasar)的商人雷吉‧索圖(Deck Sotto)和皮具設計師尼魯爾‧德蘭提克(Niluh Djelantik)一同發起了「虛擬的風箏節」,分別在5月底和7月中舉行,參加者在家中放出風箏,然後透過網絡播放。

雷吉解釋說:「風箏是農村生活關係密初,人們相信天上的神聽到風箏響起的聲音,就會下來可滋潤大地。」他認為,為至愛的人創作,然後送上天際,為人們帶來終極的快樂。他又說:「疫情不應阻礙我們延續這項重要的傳統和愛好,我希望向世界顯示,峇里人在防疫之餘,仍然可以發揮創造力。」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