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愛情?燭光晚餐、浪漫環境氣氛、甜言蜜語?我們的答案可能深受市場營銷、電視劇和歌曲等流行文化影響。
攝影師夫婦安特娜(Andela)和德夫爾(Davor Rostuhar)在新婚後用了一年時間旅行度蜜月。兩人走遍6大洲30個國家,深入亞馬遜森林、沙特阿拉伯的極度保守地區、印度、納米比亞和日本等地拍攝,用鏡頭記錄了在不同國度遇到的愛的故事。他們的攝影作品最近在獨立媒體Positive News刊出。
愛就是尊重
沙特阿拉伯──法哈與塔瑪多
法哈分享說:「我們的父母教育程度不高,他們從來沒有教我們任何有關感情的事,因為他們那一輩人在成長過程中從來都不認識『愛』這個字。不過時代變了,這些轉變都是合理的,我們的子女都過著現代化的生活,我們兩夫婦也得與時並進。」
縱然沙特阿拉伯近年已撤銷規定,容許婦女不戴密封面紗。但塔瑪多卻決定繼續戴,她感謝丈夫尊重她的決定。「愛就是尊重,沒有尊重的話就沒有愛可言。」
婚姻裡最重要的是信任
贊比亞──馬輝與納奧美
馬輝(Matthew)和納奧美(Naomi)一見鍾情。納奧美說,因為天生有白化病,媽媽一直教她防人之心不可無。「媽媽告訴我,別人接近我,都是為了利用我。」
在一些非洲國家和社區,白化病患者不單被邊緣化,還遭受到死亡威脅。贊比亞人流傳一種說法──巫師可以用白化病患者身體的某些部位為人醫治重病,以及為人帶來財富。納奧美依偎在丈夫身旁說:「我很信任馬輝,他沒有背叛過我。信任就是婚姻關係中最重要的東西。」
不為愛,而是因為需要對方而結婚
美國──翁尼與利夫基
翁尼(Yoni)和利夫基(Rivky)在虔敬派猶太教徒社區成長,由父母安排婚事,是他們社群的傳統習俗。
翁尼對愛情有這樣的理解:「人其實不需要任何東西。在我們的社群裡,結婚不是基於愛,而是基於我們需要對方。我需要你,而不是需要從你身上得到甚麼。需要一個人,跟愛有何相干呢?」
他認為西方傳媒和荷里活電影都鼓吹人類滿足個人需要,把愛情塑造成為一種「需要」。人類推崇愛,只是為了銷售產品。
愛一個人,何必在乎對方的外在條件?
德國──珊杜娜與柏齊西亞
這對愛侶由學生時代開始相戀。珊杜娜(Sandra)和柏齊西亞(Patricia)一起的頭20年都以夫婦相待,直至有一天柏齊西亞向珊杜娜表白:「我一直掩飾真正的自己,因為我怕會失去你。可是我無法再忍受下去。」
珊杜娜赫然知悉,身邊最親密的人原來所有性器官都是接受過手術改動的,原來自己一直在同性戀關係中。對於柏齊西亞「出櫃」,珊杜娜最初感到難以接受,還以為對方是想借故提出分手。今天,她可以欣然說:「真正愛一個人,不在乎對方的外表,愛征服一切。」
我的男人是族裡最好的
亞馬遜──馬基與丹妮
馬基(Make)與丹妮(Dani)是亞馬遜偏遠河谷Yavari的Matis族人。他們是靠打獵維生的聚居族群,平日會穿梭森林,吹箭捕捉子。這個族群奉行平等主義,沒有族長,男女族人平等共處。兩口子40年前首次接觸白人。
馬基憶述:「我第一次見到丹妮,就喜歡她,那天我徹夜難眠,滿腦思緒都是她,究竟我可以怎樣跟她一起,她會不會拒絕我呢?她很漂亮,我很想說服她做我的愛人。」
丹妮笑言:「起初我對馬基沒有好感,但他鍥而不捨地要求我和他一起,最終我答允了。自此我便愛上了他,我只想要他。他是能幹的獵人,經常帶給我最好的肉食。在我們族群裡,所有男人都是好獵人,但我的男人是最好的。他最擅長捉魚,我們一家從不愁食物。我會用子的牙齒為他造頸鏈和手環,讓他看起來更英俊,也讓人知道他有一位賢妻。」
兩位丈夫,我一樣愛
印度──芝登查、華特娜與錫南
芝登查(Jitendra)、華特娜(Rattna)和錫南(Sadnam)居於印度偏遠的喜瑪拉雅山脈山谷地區Kinnaur,他們所屬的社群是世界上少數奉行一妻多夫制的地方之一。
歷史記載,世界上只有1%社群有一妻多夫制的文化,而85%的地方有一夫多妻的習俗。Kinnaur的婦女會跟家族內兩名或以上的兄弟成婚。
華特娜說:「我有兩位丈夫,我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各佔一半,我對兩人的愛無分厚薄。我的孩子稱他們為大爸爸和細爸爸。」
如果只得一個老婆,我就要獨自承擔家務
納米比亞──烏亞東哥達、寇雅仁迪與烏亞贊巴拉
烏亞東哥達(Uatongota)、寇雅仁迪(Kauarende)和烏亞贊巴拉(Uazeupara)在納比比亞以畜牧維持生計。三人是一夫多妻制的家庭。
一家之主解釋他為甚麼要娶兩位妻子:「若然只得一個老婆,我會很孤單。例如當妻子遠行返娘家的時候,家裡就只得我獨力照顧孩子和牲畜。我要打水、煮食……,比較吃力。有兩位妻子就不同了。」對於愛,他的看法是:「愛很複雜,愛是人與人之間相處首要的東西,是愛把人維繫起來。」
妻子卧病在床 愛也不減退
哥倫比亞──佐治與艾瑪利亞
結婚超過半個世紀的佐治(Jorge)與艾瑪利亞(Amalia),生活在14年前遭逢巨變,艾瑪利亞確診患上嚴重的腦退化症。
「艾瑪利亞生病前,人緣很好,為人善良又積極,人人都喜歡她。她勇敢而平靜地接受患上腦退化症的噩耗 。而我對她的愛是恒久不變、不會動搖的。是她令我的人生美滿,只要在她身邊,就像現在這樣,我就樂透了。」
愛賜我違抗階級制度的力量
印度──蒲齋雅與姬斯娜
姬斯娜(Krishna)來自印度教的婆羅門種姓,屬「上等人」,而蒲齋雅(Pooja)則出身於賤民階級。根據印度社會傳統觀念,他們絕非「門當戶對」的一樣,不應該結婚。
在印度,超過95%夫妻都是相同種姓通婚的;每年只有不足100對新人是最高和最低種姓成婚的,他們大多會受到譴責和排斥。
蒲齋雅和姬斯娜為了相戀,不惜離家出走,甚至曾經流落街頭。「實在很困難,很痛苦,我們受盡父母的折磨。幸好愛賜予我們力量,讓我們違抗家庭,排除萬難,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違抗神呢。」
攝影: Andela and Davor Rostu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