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巴黎為奧運斥資改善塞納河污染 水質至今仍未達標

2023年,巴黎奧運籌委會為準備在今年稍後舉行的夏季奧運會,在塞納河舉行了幾次游泳比賽,以測試塞納河(Seine)的水質是否適合舉辦游泳比賽。

美國三項鐡人賽運動員克絲汀‧卡斯柏(Kirsten Kasper)參加了一次測試賽。她形容:「站在跳台上,舉頭看到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已令人會心微笑。」

2024年的巴黎奧運將於7月26日開幕,大會原訂安排奧運的開幕儀式、三項鐵人賽、馬拉松游泳,以及殘奧的三項鐵人賽都在塞納河上舉行。然而,卡斯柏和其他選手屆時能否在塞納河上比賽,目前仍存在變數。

巴黎市政府6月16日的塞納河水質取樣分析報告指出,水質未達可游泳標準。法國國家泳隊原訂在塞納河上的集訓因而被迫取消。

塞納河是法國第二大河流,全長780公里,蜿蜒流經巴黎市中心,河上有多座橋樑和多個旅遊景點,沿岸在1991年就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為世界遺產。

按照計劃,開幕當天,參賽的超過1萬名代表將一同乘船沿塞納河一段6公里長的河道上巡遊,穿過巴黎市中心,包括羅浮宮、巴黎聖母院和艾非爾鐵塔等景點。在艾菲爾鐵塔對岸的夏樂宮(Palais de Chaillot)特羅卡德羅廣場(Trocadero)完成儀式,約30萬購票觀眾會在塞納河沿岸或橋上觀看。

市政府承諾,奧運比賽結束後,會在塞納河畔規劃三個露天游泳區,並於2025年開放供市民使用,屆時市民可以經浮橋前往游泳區,河岸邊也將提供更衣室、淋浴間和放置物品的空間。

為了辦好奧運,巴黎市政府在2018年斥資15億美元,開啟大規模的河流整治計劃,包括增加污水處理設施、清理淤塞的管道,同時更減少來往塞納河的船隻、河上停泊的船屋和河上游的工廠對河水造成的污染。此外,當局也加建雨水儲水池,將雨水儲存,待排水系統恢復穩定,再逐漸讓雨水流入處理廠。

根據6月16日的水質檢測,塞納河水至少含有兩種糞便微生物,包括大腸桿菌,其中四個採樣地點的大腸桿菌含量尤其高。該報告將問題歸咎於大量降雨、水流、陽光不足及氣溫較正常低,因此水質仍然惡劣,令人擔心是否適合舉行游泳比賽。

今年年初,巴黎市長安妮‧伊達戈(Anne Hidalgo)曾承諾會在6月30日下河游泳,但後來因國會提前選舉而取消,改於7月中再擇日到河上游泳。

事實上,塞納河畔曾經是大眾游泳和日光浴的地方。在17世紀中葉,目前15區的蘇利碼頭(Quai de Sully,距離艾菲爾鐵塔約2.8公里)已開始有民眾游泳。到1801年,巴黎地方當局用大型駁船,沿塞納河建成了約20個達利尼(Deligny)浮動游泳池。

18世紀中葉,城市規劃師喬治‧歐仁‧奥斯曼男爵(Baron Haussmann)在拿破崙三世重用下成為塞納省省長,推動巴黎「改造計劃」(travaux haussmanniens,或稱奥斯曼工程),用了17年時間整頓巴黎市容,包括龐大的供水和排污系统,將家居的廢水和雨水等透過地下引水道引到市外的處理廠處理。

然而,這個「單一系統」的排水基礎設施將塞納河流域的家庭廢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一旦暴雨來襲,排水系統無法負荷,污水會流入塞納河;再加上人口增長、塞納河上游的工業廢水增加,水質嚴重下降。1900年巴黎首次舉辦奧運會時,塞納河也曾經是划艇、水球和游泳等多個項目的比賽場地,但到了1923年,政府已全面禁止在塞納河中游泳。在1960年代,河中僅剩下三種魚類。

1993年,時任巴黎市長的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銳意治理塞纳河,更承諾一年內會當眾塞納河上游泳。過去20年中,巴黎市當局致力改善排水系統,但為了奧運而斥資的改善計劃似乎成效不彰。

今年5月初,位於左岸奧斯特利茨火車站(Austerlitz)地下的奧斯特利茨水庫揭幕,該儲水池原可以容納1,320萬加侖水,足以裝滿20個奧林匹克標準的游泳池。然而5月下旬,巴黎下了一星期的雨,儲水池和地下引水道系統無法負荷,街道的雨水和市民的家居廢水再次流入塞納河。

監管世界游泳比賽的世界水上運動協會(World Aquatics)建議考慮其他地點舉行比賽,不過主辦機構仍乎沒有應變的「B計劃」,似乎寄望賽期的7、8月間,巴黎的天氣會如平常一樣溫暖乾燥,排水系統不會出現問題。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