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從近50度的高溫到500年一遇的水災。極端天氣下,曾是世界十大宜居城市的溫哥華前景如何?

住在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或稱英屬哥倫比亞)利頓(Lytton)市的翠西亞∙索普(Tricia Thrope)與丈夫經營農場,但該省最近暴雨和洪水侵襲,往來村子的高速公路全被洪水沖毀,無法進出。她說: 「我們完全和外界隔絕。」

這是翠西亞近月來第二次遭遇自然災害。今年7月初,小鎮經歷了史上最嚴重的野火,她所住的房屋和農場全部付諸一炬。翠西亞與丈夫在庇護所棲身了數星期後返回家裏,可幸她們飼養的三頭狗、幼犬、羊駝(alpacas)和綿羊能避過一劫。

利頓位於溫哥華(Vancouver)東北300公里,在1858年至1859年弗雷澤峽谷(Fraser Canyon)淘金熱期間建立,是卑詩省南部內陸地區最早的非土著居住區。因應水災,當局下令利頓7,000多名居民撤離。

科比一家,與加拿大西部居民今年經歷了夏天的熱浪和野火,近日又受到特大暴雨侵襲。國內第三大城市兼第一大港口溫哥華的道路和鐵路被毀,連接其他地區的交通瀕臨中斷,令早已吃緊的北美供應鏈造成極大壓力。

專家相信,加拿大接連出現極端天氣,與氣候轉變有關。溫哥華西門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氣候研究構構「清潔能源」(Clean Energy Canada)總監莫蘭·史密斯說:「過去六個月,加拿大接連出現火災和水災,沒有比現時卑斯省的情況更能證明氣候變化的出現。」

自今年11月14日起,卑詩省已連續4日下暴雨,許多農村城市在72小時之內更錄得過往整個11月雨季的總雨量。卑詩省省長賀謹(John Horgan)形容,那是500年一遇的災難。

另一些山區早前已連日降下大雪,地面的積雪因大雨快速融化,更加劇了本次大雨的洪災威力,引致各地山洪暴發、河流缺堤。暴雨至今導致4人死亡,18,000人要撤離,多個市鎮和農場十室九空。

卑詩省政府在11月17日宣布全省進入「緊急狀態」,這已是卑詩省繼COVID-19疫情、夏季熱浪和野火之後,2021年第三次進入「緊急狀態」。聯邦政府也緊急派出數千空軍部隊協助物資空投、災區監控與空中撤離。

卑詩省近日的暴雨,是來自太平洋近夏威夷附近海域形成的「大氣河流」(atmospheric river)所導致。「大氣河流」是來自太平洋熱帶海域所蒸發水氣,在每年秋冬季節漂往北美洲西岸,一路通往北極。這股溫暖濕潤的水氣,每年秋冬季為北美西岸帶來充沛的雨水。

然而,由於地面和海洋氣溫上升,令空氣的水份增加,造成暴雨。西門菲莎大學自然災害研究中心(Centre for Natural Hazards Reaearch)總監布倫特·沃德說:「我對受災地區之廣和對人們生活影響之嚴重亦感到驚訝。實在是場大災難。」

卑詩省利頓市今年7月幾乎完全被野火燒毀。

加拿大西岸的大氣河流通常只會持續24小時的降雨,今年狀況卻超乎各方預測。大氣河流為部分地區帶來超過72小時的雨水。在災情嚴重的菲沙河谷地區霍普鎮(Hope),一天之內降下了174毫米的大雨,

今年夏天,加拿大西部持續受到熱浪侵襲,卑詩省曾創下攝氏49.6度的歷史高溫,在6月和9月間,至少有595人死亡。

溫哥華不僅是加拿大的第一大港,也是北美西岸僅次於加州洛杉磯港與長堤港(Port of Long Beach)的第三大港口。在全球船運因疫情大亂,歐美接踵而來的感恩節、聖誕節和新年消費旺季而需求暴漲之際,溫哥華港的癱瘓,直接衝擊了北美貨品供應鏈。

溫哥華氣候怡人,曾多次獲選為最宜居的城市,例如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簡稱EIU)排名,溫哥華於2004至2010年間曾選為全球宜居城市;2016年降至第3位,2019年溫哥華位列第6,今年更降至第16位。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