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少不免會遇上類似的情況:出門時陽光普照,天氣報告也指當天會晴朗,卻忽然遇上傾盆大雨,令自己弄得濕透;天氣預測指當天非常炎熱,自己穿了單薄衣服上街,哪知氣溫卻突然下降,結果著了涼……這個時候,很多人或許會批評甚或怒罵天文台(有些地方稱為氣象局),用上這麼多人手和先進器材,怎麼總是無法預測天氣?
近年互聯網資訊流通方便,對天氣預測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找到大量外國的氣象資料,然後自己做分析,成立類似「地下天文台」的民間組織,對本地天文台的批評更有增無已。究竟要準確預測是不是真的很困難?從另一角度,或許更應該問的是:我們應該對天氣預測有甚麼要求?一定要準確無誤,還是誤差情有可原?問題癥結可能在於,天文台雖然有一流的預測能力,卻可能做漏了一件事。
即使撇開類似「認知偏誤」的因素──也就是說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中,你只是遇上有幾天預測不準,也會特別記得這幾次經驗,感覺天氣預測「總是」不準,首先該探究的,是我們對「準確」的預期和假設。很多人都以為,只要天文台能掌握足夠的資料和數據,用上運算速度夠快的電腦,能推算出準確無誤的天氣預測是理所當然的。這的確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大眾(包括氣象學界)的想像,但是自從氣象學家Edward N. Lorenz的大氣渾沌(chaos)理論廣為學術界接受後,情況就已不一樣。
「大氣渾沌理論」這名稱或許不是很多人聽過,不過Lorenz由這理論引伸出來的「蝴蝶效應」比喻,就眾所周知: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就會在美國德州引起龍捲風。簡單來說,他的理論就是,任何極為微小的誤差(甚至只是千分之一),都足以導致最終結果有重大差異。因此氣象只要出現細微變化,數天之後的天氣就會因而大幅改變,天氣預測本質上有太多不確定性,要做到百分之百準確是不可能的。
既然天氣預測難以完全準確,那麼各地的天文台為甚麼還要花費大量資源來蒐集和分析數據,並作預測呢?對天文台來說,目標在於令天氣預測的誤差盡量縮小,以及盡量提高準確比率。對普羅大眾來說,這其實也很有價值,譬如說要舉辦一項露天活動,有三成可能下雨還是七成,要做的準備已經會很不同。
因此,各地天文台要避免給人批評預測不準確,要做的除了是掌握更多數據來作推算,更重要的或許是向公眾作更多深入的解說,甚至要宣揚氣象存在渾沌的特性,而不是單純報資訊和作預測。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周仲島指出,天氣報告做少了一件事,就是「沒跟大眾解釋來龍去脈」,將複雜問題過分簡單化,因此在傳播時容易造成誤解,其實必須讓大眾認識到,預測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