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持續達150年的加拿大原住民政策,是社會融合還是文化清洗? 舊傷痕被掀出,如何往前走?

加拿大各地擺放童鞋,悼念原住民兒童

伊蓮(Elaine Kichnosway)生於薩斯喀徹溫(Saskatchewan)北部,父母分別是沼澤克里(Swampy Cree)和齊佩瓦(Chippewa)族人。1968年一日,一架黑色的私家車來到後街,將時年兩歲的愛蓮接走。她被送往一間院舍住了兩年,然後被一個很有愛心的家庭收養。

科琳(Colleen Hale-Cardinal)在阿爾伯達省(Alberta)愛民頓(Edmonton)長大,家中還有兩位姊姊,她們被送往3,000哩外的安大略省的(Sault Ste Maris),此後曾住在2至3個寄養家庭。

伊蓮和科琳,都是所謂「挖空運動(Sixties Scoop)」的强制寄養政策下,被送往寄養家庭的原住民兒童。1950至1980年代,加拿大的福利機構將一些原住民兒童強制送往寄養家庭,旨在他們融入加拿大的主流文化。不過有人形容這是一種「文化清洗」。

最近,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或稱卑詩省)甘碌市印第安寄宿學校(Kamloops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的舊址上,發現了210多具兒童遺骸。當地美洲印第安人社區介紹說,這所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建造的寄宿學校,旨在讓當地原住民融入主流社會。

事件令人震驚,也掀起了加拿大原住居的傷痛歷史。卑詩省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即原住民)議會地區首長泰利∙蒂吉(Terry Teegee)形容發現事件「重新喚起該省所有第一民族承受的苦難和損失」有曾在寄宿學校的原住民表示,這次發現是一種契機,能幫助當地社群討論原住民在寄宿學校受到的虐待,也令人們始談談這種跨越數代的深刻創傷。

甘露市印第安學校是全國最大的印地安寄宿學校之一,這所學校自1890年代開始由一間天主教會營運,至1960年代由政府接手管理,10年後才關閉。目前被用作博物館和文化場館等用途。

歷史學家們仍在查找管理這所寄宿學校的宗教團體以前留下的檔案,以期發現小學生死亡和下葬的線索。

印地安寄宿學校系統(Canadian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 system)早在18世紀已經出現,宗旨是讓原住民學習基督教文化並融入加拿大社會。加國政府於19世紀晚期正式認可並量設立寄宿學校,強行將原住民兒童與父母分離,送往這些學校學習英語,並禁止他們講母語。估計由1831年至1996年,共設立了130同類的寄宿學校。

原住民兒童進入這類學校後,除了要面對語言不通和思鄉之苦,許多學校資源匱乏又採取嚴酷的體罰教育,孩子被虐待或性侵,有些人不知所踪,父母更不知從何找起。一直到1996年,加國才關閉最後一間寄宿學校。

2008年,加國成立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Canada’s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該會在2015年發表報告,記錄了加拿大至少15萬名寄宿學校學生的經歷,估計至少4000名至6000名原住民兒童死於非命,但實際數字恐怕多出好幾倍,委員會也承認永遠都不可能算出真正的數據。

此外,委員會還認為,60年代的挖空運動(Sixties Scoop),即加拿大2萬多名土著兒童的大規模遷移,安置在寄養家庭或收養家庭。

曾在甘碌市印第安寄宿學校就讀的麥里歐(Harvey McLeod)是上尼可拉族群(Upper Nicola band)的族長,他指出,數十年來他和其他院生都曾好奇,那些同學和朋友為何失蹤、又去了哪裡?但麥里歐認為,從母校發現這些骨骸也是一種契機,能幫助當地社群討論在寄宿學校受到的虐待,人們可以開始談談這種跨越數代的深刻創傷。他表示,自己現在只想參與療癒創傷,而非指責任何人。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