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挪威小鎮居民對抗冬日憂鬰,三面大鏡如何有助疏導情緒?

地處北極圈內的挪威,每年冬季日照極短,南部城鎮留坎(Rjukan)更可說是「暗無天日」,一位市民卻運用了最簡單的方法,將冬日的陽光帶到鎮上。

留坎是挪威北部的一個工業小鎮,距離該國首都奧斯陸約有三小時的車程,人口只有3,400人。1905年,該國著名工程師及實業家森姆.艾德(Sam Eyde)買下附近的留坎瀑布(Rjukanfossen Waterfall),興建了水力發電站,其後有多間肥料廠遷入。

留坎鎮位處於維斯特福德山(Vestfjord)的谷底,南北兩面分別有兩座高達1,800公尺的高山。由於地理位置所限, 每年9月至3月的冬季雖然舉頭仍可見到藍天及太陽,但由於高山阻擋,鎮上難得有太陽直接照射,居民也不容易感受到陽光的溫暖。1928年,水電廠所屬的挪斯克公司(Norsk Hydro)斥資興建了登山纜車,讓員工及居民到山頂享受太陽。

馬田為「太陽反射鏡」揭幕。

從事藝術工作的馬田.安德森(Martin Andersen)在留坎的鎮上開了一個二手店。他於2002年夏季遷入時,因少接觸日光感到很心情鬱悶、沒精打采。他習慣每天都帶同小女兒到外散步,但踏入秋季,馬田要走到山谷最深處,才能感受陽光。

馬田說:「我們仍然見到藍天,亦見到陽光照在山坡上,但要真正感受到陽光,只有到鎮外。」

馬田於是從不同角度想辦法。在搜集資料後,發現早於1913年,發電廠一位名奧斯卡.基特爾森(Oscar Kitilsen)的會計員曾提出了在留坎鎮北面的山上樹立鏡子採光,再將陽光反照到鎮上。

及後,馬田得到市政府的一筆小額資助,開始實踐這個意念。直到12年後,一間德國公司終於在742公尺的山上樹立了三面17公尺高的太陽反射鏡(solspeilet),大鏡會隨著太陽旋轉,不斷將陽光反射到鎮上的廣場上。

這三面反光鏡終於在2013年10月啟用。當日,鎮上的居民都很高興,有人形容「很溫暖。不單是身體,而是精神,精神上的溫暖。」此後很多人遊客亦遠道而來,一睹「人造陽光」的景觀,不過亦有本地人覺得這只是吸引遊客的綽頭。

人類自古已留意陽光與情緒的關係。公元300年前的中國黃帝內經,已經有提及季節如何影響生物。而冬季是休養,收歛的時節,「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六世紀時,有歷史學家留意到北歐人季節性的情緒起伏。

1980年代開始,有人提出「季節性情緒失調」(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即有些人每年特定時間出現的重複性抑鬱。瑞士巴塞爾大學精神病學榮休教授安娜.威爾茨賈斯蒂斯(Anna Wirz-Justice)表示, 即使正常人都可能有這種「冬季抑鬱」(winter blues),在秋冬季會感到情緒低落及了無生氣,但到了春夏季則會有所改善。

近年的研究發現,人體冬季時釋放較多褪黑激素(melatonin),這種荷爾蒙一般在入黑時才釋出,以調節人體生理時鐘,以幫助人們入睡,因此冬季日照較少,人們會有懨懨入睡,了無生氣的感覺。亦有多項研究指出,人體內負責傳遞信息及控制情緒的血清素(serotonin),在秋冬兩季是處於最低水平。由於褪黑激素及血清素的消長,可能是導致人們在冬季出現情緒低落的原因。

然而,亦有研究指出,在寒帶生活的人們,未必一定有季節性情緒失調的情況。例如冰島患有「季節性情緒失調」的比率只有3.8%,較不少溫暖地區的人低。同樣,丹麥一向都被視為最快樂的國家之一,他們喜歡在柔和的顏色佈置家居,在室內點燃洋燭,與親友相聚,營造出「hygge」(即溫暖、適意的意思)的氣氛。因此所謂「冬季抑鬱」,又可能與遺傳及文化因素有關。

馬田說:「我現在亦不覺得很差。一些在這裏長大的人,或那些選擇住下的人,都好像習慣了這種沒有陽光的生活。」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