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火星的奧秘與人類有何關係?對「生命」有何啟示?「洞察號」登陸,很多人焦急等待答案…

美國太空總署的無人火星登陸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經過歷時205日、長達三億公里的太空旅程,於今年11月26日下午3時許安全降落火星赤道以北的埃律西昂平原。「洞察號」的任務是深入研究的火星的地質結構,期望幫助人類了解火星的奧秘。

洞察號降落後,已將第一張照片傳回地球,之後會花費數小時開展太陽能板,投入運作。接著還會利用機械臂鑽入火星地面下3至5公尺,探測的火星的地層。

「洞察號」任務的首席研員布魯士・巴納特(Bruce Banerdt)說,洞察(InSight)是「地震、地質測量與地熱流內部探測器 」(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的縮寫,會透過測量火星地熱、地震、行星撞擊等,探測火星內部的構成。

洞察號傳回地球的第一張照片

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從地球的夜空中所見,火星表面呈紅色,比周圍的星辰更加耀眼,自古以來一直吸引人類目光。中國古人稱其為熒惑星,因為它熒熒如火而位置飄忽不定,一直對它充滿幻想。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亞・夏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到火星表面有許多線條狀的地貌,他稱這些線條為「溝渠」(canali)。據悉,當時翻譯成英語時,卻被誤解為「運河」(canal),令人們相信這些線條正是外星智慧生命開鑿的運河。

此後100年間,人們不斷表達有關「火星人」的想像。1898年,英國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G. Wells)的《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講述火星人從即將滅亡的火星上來到地球,對英國發動戰爭,進而希望統治全世界。

1938年,導演奧遜・韋爾斯(Orson Welles)將《世界大戰》改編成廣播劇,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出,其中一集以新聞直播的方式講述火星人登陸美國新澤西州,不少美國人信以為真,一度出現恐慌。2005年,史提芬・史匹茲堡又將此書拍成電影《強戰世界》。

由於火星距離地球較近,自上世紀60年代起,各國航天機構局開始嘗試發射衛星及探測器,探訪這顆神秘的星球,漸漸向世人呈現一個更加真實的火星。

火星表面是一片冰冷、荒蕪的沙漠,也擁有太陽系最大最長的峡谷之一—水手峡谷(Valles Marineris),長約4000公尺、深達7,000公尺,横跨大半個火星,有如被上帝之劍砍削而成。

美國印第安納的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星體科學家貝安妮・賀根(Briony Horgan)說:「火星是太陽系一個獨特的地方,它是其中一個被認為與地球最相似的星球。我們見到火星遍布大量乾涸的河道、湖泊三角洲、沉沙和礦物質等,這些地貎要有水才能形成。」

此外,火星的環境容許太空船登陸探測。洞察計劃首席研究員巴納說:「金星的高熱足以令鉛塊溶化,水星表面炙熱,火星寒冷乾燥,地球則是適合生命居住。」巴納特又說:「我們很想知道為什麼每顆星球的發展如此不同。」

據估計,火星和地球原本都是溫暖潮濕,亦有厚厚的大氣層,但在三十至四十億年前卻出現了不同變化。負責開發這次採用的地震計的法國研究員安尼克・巴朗(Annick Sylvertre-Baron)說:「火星和地球在同時間形成,但一個仍然有火山活動、表面有水,有大氣層和不同的生物,但一個卻在35億年前變成了一個冰冷的沙漠。」大家都想了解箇中原因。

美國太空總署計畫於2020年7月發射「火星2020」(Mars 2020 Rover)探測器,預計於2021年2月的在火星著陸;此探測器將收集火星樣本,於2030年代初期將返回地球,這些岩石樣本將為「過去可能的潛在微生物生命跡象」提供線索。

歐盟及中國都計畫在2020年登陸火星,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也暗示,計畫2022年發射載物火箭登陸火星,為人類登陸火星開路。他最近更說在自己在有生之年,有七成機會能達成心願登陸火星。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