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大象不管公象或母象,都有長長的象牙,非常醒目,但人類長期非法獵殺大象,已經影響大象的基因改變。科學家最近在非洲國家莫三比克(Mozambique)哥隆戈薩國家公園(Gorongosa National Park)發現有越來越多的母象天生就沒有象牙。
今年10月21日在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1970年代,哥隆戈薩有25425頭野生非洲象;而到2000年,只剩下242頭。數量銳減了近90%。同一時期,無牙的雌象增加了近3倍,由18.5%增加到50.9%。
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演化生物學家尚恩∙坎貝爾-史坦頓(Shane Campbell-Staton)說: 「這項研究突顯出人類對生命樹的影響無遠弗屆。即使是地球上最龐大的生人們也改變了其演化的軌跡。」
1977年,莫三比克爆發內戰,執政黨莫三比克解放陣線(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Mozambique,簡稱FRELIMO)和莫三比克全國反抗(Mozambican National Resistance,簡稱RENAMO)對抗。雙方獵殺大象,出售象牙購買武器和彈藥,因此盜獵情況非常嚴重。
直到1992年內戰結束,人們開始留意到無牙的雌性大象數目增加。坎貝爾-史坦頓與保育組織「ElephantVoices」的創辦人喬伊斯∙普爾(Joyce Poole)──一位從事研究濒危草原大象近50年的生物學家組成一個研究團隊,試圖找出原因。
研究團隊在哥隆戈薩國家公園蒐集了內戰前的相片和影片,與近年的觀察對照。結果發現無象牙的雌象增加了近3倍。在保護環境生活的雌性大象,通常只有2%的非洲雌象沒有象牙。
目前,哥隆戈薩國家公園的雌象,其中一半沒有長象牙,科學家相信,在內戰期間倖存下來的雌性大象將無牙的特性傳給了女兒。根據數學模型計算出,無牙雌象的生存機率是其他大象的5倍左右,意味人們盜獵推動了大象的演化。
科學家採集18頭有牙及無牙雌象的血液樣本,進行基因組排序,發現無牙大象兩個分别名為「AMELX 」和「MEP1a」的基因產生了突變。其中「AMELX 」基因位於X 染色體上,與人類一種罕見的綜合症狀有關,會令女性的牙齒變小或畸形,亦與男性出生前死亡有關。
近年,哥隆戈薩國家公園的大象數目反彈至約800頭,似乎沒有象牙並沒有影響牠們的存活。朗恩說:「象群似乎過得很好,許多無牙大象,顯然都很適應沒有象牙的生活,但我們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科學家亦擔心,由於雄性大象數目減少,長遠會影響這個物種的存活。
除了莫三比克,另外一些國家也發現類似的現象。贊比亞的南盧安瓜國家公園(South Luangwa National Park),從1969年到1989年,無牙雌象的比例從10% 上升到38%;南非的阿多大象國家公園(Addo Elephant National Park),98%的雌象沒有象牙。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生態學家約翰∙保爾森(John Poulsen)提醒人們,現時沒象牙的主要是雌性大象,這樣可能令雄性大象面對更大捕獵的風險。他說:「我們不應以為自然的演化能應對過度捕獵的問題,人們仍需要透過管理及政策去保育大象。」
大象的象牙是長在大象上顎的門齒,這是雄象的重要特徵之一,它的功能是用來剝樹皮、挖樹根,挖掘水源,搬動重物,也可以自衞。雄壯的象牙也是雄象在象群中地位的象徵。
然而,並非所有大象都長有象牙。例如非洲象,不論雌性和雄性都有象牙,但亞洲象的雌象雖有象牙,但不會長出來,而是在藏在了嘴唇中,而斯里蘭卡的公象也是沒有象牙的。
人們捕獵大象取走象牙時,會傷及象牙空心結構中的血管和神經,導致感染死亡。此外,象牙後半部分是連着頭骨的,盜獵者為了更長的象牙,會將象牙連根拔起,從而破壞大象的頭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