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横掃北美洲和歐洲,攝氏40度的高溫令不少歐洲人驚覺他們的家居空調設施,原來無法應付酷熱天氣。安裝冷氣機以求涼快感覺,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對策,但專家明言若家家戶戶安裝冷氣機,會增加碳排放,加劇氣候變化引致極端天氣的禍患,究竟有甚麼解決方案,不會增加環境負荷而又可以有效降溫?
國際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2018年報告指出,全球的空調系統銷量在1990年至2016年間增加了三倍,預計在2050年前會再增加三倍。最大的增幅將在中國和印度。
根據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策略部的2021年報告,在英國不足5%的家庭裝有冷氣機,與美國或香港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冷氣機的情況大相逕庭。而且英國的電力供應網已承受很大負荷,若一下子大量家庭加裝冷氣機,恐怕會令電網爆煲而發生大停電。面對酷熱天氣,除了安裝冷氣機以外,有甚麼替代解決方案? 科技公司和專家學者有以下一些提案:
1.生物碳建材:柏林的科技公司EcoLocked 研發出以生物碳為主的石屎混合物。該公司的CEO Mario Vaupel說:熱浪勢將來得更頻密,該公司製造的石屎混合物可以吸收碳,藉以減少碳排放到大氣。而碳本身可增加石屎的密度,將傳熱率降低三四成,用這種建材蓋建的房屋可減少耗用燃料,再將這些燃料去產生暖氣和冷氣,以節省能源。
2.熱泵:熱泵是近年受青睞的低碳兼低成本空調方案。該技術早就存在,它是一種熱傳遞裝置,其操作原理是從低溫的熱源提取熱量,將熱能傳到較高溫的地方。換言之,熱泵可以使低溫熱源的溫度越來越低,更涼快; 而同時令較高溫地方變暖高。但礙於安裝方面的要求比較多,故此一直未能普及。
在加拿大愛德蒙頓(Edmonton) 一個有五十年歷史的民房區,居民在去年的熱浪侵襲期間使用熱泵降溫,比使用空調系統降溫減省300%至400%的能源消耗量。
歐洲氣候科技基金VC World Fund的投資經理Mark Windeknecht說,歐洲的傳統空調技工都習慣了使用燒煤的暖氣,當局有必要加推熱泵的安裝及維修培訓計劃和為家庭提供安裝的誘因。
3.被動式家居設計(passive home design) : 建築物和建築工程耗用的能源佔整體消耗的36%。早在七十年代能源危機期間,就有科學家提出被動式建築設計,以抵禦高溫,例如採用反光的屋頂,遮陽的窗戶和改善通風系統等都有助減少依賴冷氣機。
荷蘭的Energiesprong 是專注氣候適應家居改裝工程的初創企業,已為荷蘭五千七百多幢公共房屋引進度身訂造的預製散熱組件和屋頂,並在屋頂裝置太陽能光伏板和熱泵,以取締陳舊的空調設施和避免室內過熱。
被動式設計的目標不單是降低室內的溫度,還要將建築物及其周邊的表面溫度減低。街道和行人道全日陽光曝曬下會儲熱,熱力在晚間會以輻射形式重返環境之中,令通風系統和冷氣效用減低。
美國加州大學社會學家兼社會-空間氣候協作中心總監高安指出,種植更多樹木以取代瀝青路,有助將氣溫減低一至兩成。在日本,東京引進了噴有散熱塗層的行人道以助降溫。
4. 增加城市綠化面積: 樹蔭可以將周邊溫度降低11至25攝氏度,也可將雨水帶入泥土和保留水份。當氣溫上升,植物的葉和泥土儲存的水會蒸發而帶走熱。一株大樹每日可儲存138公升的水,其降溫效用相當於五部標準冷氣機開啟20小時。
可惜城市發展令樹木被砍,研究顯示熱浪造成的死亡個案主要集中在樹蔭較少的地區。有專家指出,雖然政府有規定每砍掉一棵五十歲以上大樹,就必須種植兩株樹苗,但這政策仍然是得不償失。據美國林業服務部的數據,美國市區每年失去七百平方公哩的樹木。
應變及預防熱浪 刻不容緩
研究極端天氣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塞特切(Ben Zaitchik)說,熱浪是無聲的殺手,人們對熱浪的關注和防範意識,遠不及颶風和山火洪水等災害。截至七月中,北美洲今年在熱浪中有1,400人喪命,因天氣太熱而不適需要到急症室求醫的人數比平日激增100倍。
有研究報告指出,若溫室氣體維持現有水平,熱浪出現的次數將比以往數十年多七倍,各國政府須加強人們的抗逆力和復元能力,以及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意大利在1990年至2016年間因實施酷熱天氣政策及措施,令獨居及貧困長者在熱浪中的死亡率大幅減少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