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德州奧斯汀(Austin)的米拉安全公司(Mira Safety),是一間售買求生用品的公司。
公司的東主羅曼‧茲拉熱夫斯基(Roman Zrazhevskiy)來自俄羅斯莫斯科,出生時剛好是切爾諾貝爾(Chernobyl)核電廠事故後三個月。他記得年幼時,家人晚飯時經常提及這次災難。1992年,羅曼隨家人移居美國紐約。2001年9月11日,他在布魯克林(Brooklyn)的一所中學就讀,親眼目睹世界貿易中心兩幢大樓倒塌。
此後,羅曼經常都準備一個緊急求生背囊,而之前的經歷更驅使他在2018年開設了米拉安全公司,出售各種應急求生用品,透過網絡銷售到其他國家。
今年初,美國出現了首宗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個案,米拉安全公司的生意額因而激增。往後數個月,公司員工全力處理訂單,忙得不可開交。聯絡公司查詢的客戶亦紛至杳來,羅曼需要多聘請7位全職員工回應客戶的查詢電郵。
今年8月,米拉公司的生意額更是平日的20倍。羅曼說:「起初,我估計購賣安全用品的都是『準備者』,不過現時的購客都是普通市民,希望危難時能保護自己。」
所謂「準備者」(prepper,又稱末日族或生存主義[survivals]),是指那些為出現各種最壞的狀況專注於防備的人,他們會儲備各種生活物資。有些人會學習災難中的生存技能,接受急救醫療及自衛訓練,建造生存堡壘或地下避難所之類安全住所,以渡過可能面臨的災難。
時至今日,儲備各種預防災難物資儼然成為一種生活潮流。人們大量購買防毒面具、防護衣和求生包等,以備不時之需。根據市場調查公司估計,單是防毒面具,全球銷量在2024年會達到100億美元。
近年在美國各地以至新西蘭,發展商又推出「末日地堡」,出售予富裕家庭或中產階級,作為天災或戰禍時的避難所。在德州的「地堡」建築商「Rising S」公司的創辦人克萊德‧史科特(Clyde Scott)說,過去幾年,公司在新西蘭修建了約10間地堡,有多名矽谷的企業家曾與他們洽購這些「地堡」。
兩年前,在紐約居住的安娜(Anna Maria Bounds)每個月都會到哈林區一間教堂參加一項特別聚會,她們會交流遇上天災及天禍時的應變計劃。周末時更會舉辦野外體驗活動,學習生火、過濾食水和基本急救等技能,又會策劃從曼克頓前往野外的逃生路徑。
安娜是皇后學院的社會系教授,她曾研究「末日族」。她說,大部分參加者都是非裔、亞裔和拉丁裔的人,他們經歷過颶風卡特里娜(Hurricane Katrina)等天災後,發現富裕階層均可以得更好的支援;但像他們這些平民,危急關頭只能自己靠自己。
安娜說,她所認識的「末日族」會從一些戶外用品公司購賣野外求生包或其他用品,也會從網上購買書籍學習繩結等。
紐約艾爾弗雷德大學(Alfred State College)建築系敎授阿歷斯.比特曼(Alex Bitterman)還記得他小學二年班時有一天,學校的修女帶同學到室內體育館,向他們展示一個三呎高的圓筒,裏面裝載了一張毛氈、一塑膠水樽和一大罐梳打餅。修女說,倘若蘇聯以核彈攻擊紐約,筒內的東西能救他們一命。
除了美國人之外,日本相信是預防天災意識最強的國家。當地天災頻仍,政府從小就開始培養國民的防災意識,故此一般家庭都準備了防災包。
日本家庭的防災包可分為三種,第一種的防災包較輕便,裏面包括電話充電器、手電筒、雨具、急救用品、個人藥品、眼鏡、零錢以及供三天食用的食物和飲品;第二種則是避難包,是假定情況稍微穩定下來時使用的,承載為了能夠返家或必須長期進入避難所生活時的必須用品。除了上述的用品之外,還有禦寒和更換衣物、梳洗用具和糧水等。第三種是外出時防災包,包含一般外出可攜帶的緊急物品,如常備藥、簡單的急救用品,主要是針對日常外出時遇上災害的狀況。
相信無論是美國人還是日本人,雖然一次次準備確認,一次次地自我演練對災難的應變,內心還是希望這些防災用品是備而不用;但若災難真的來臨時,這些物品也能發揮功用,因應狀況,保大家性命,我們不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