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舉世無雙的德國儲蓄文化:節儉、思危、律己的文化是怎樣一步步形成的?

「節儉是美德」,很久未聽過嗎?

在柏林的德國歷史博物館內,有一個面積大如籃球場的存庫,存放了自1871年立國以來的各式各樣的錢箱、樸滿,甚至用以存放現金的襪子,有些更有長達400年歷史。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儲蓄,反映了國民普遍接受儲蓄的習慣。

在今年3月23日至26日,博物館主辦一個以儲蓄為題的展覽 – 「Saving – History of a German Virtue」,主題以探討德國人的儲蓄文化。

這個展覽的策展人,43歲的經濟史家學羅伯.梅斯加利(Robert Muschalla)說:「在德國,人們把儲蓄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不論國民及政府,都會確保賬戶要有餘錢,人們甚至不惜任何代價,都要確保不會入不敷支。」

德國中央合作銀行(Deutsche Zentral-Genossenschaftsbank)本年初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人的私人財富在2017年增加了3,000億歐元,增長了5.2%,達到6萬1,000億歐元,增加幅度大於2016年。

據估計,德國人的儲蓄率達到9.8%,即家庭平均會將可動用收入的近10%儲起來。這已經是德國人儲蓄率連續4年增加了,但仍未回復2008年的比率,當年德國人的儲蓄率曾經達到創紀錄的10.5%。

德國人均儲蓄率比歐盟及美國的家庭高一倍,更遠高於英國,英國人2016年的儲蓄率是負數。此外,德國人的儲蓄率一向維持穏定,即使遇上經濟危機或利率的變動,均不會影響德國人的儲蓄存款。

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歷史學家哈羅.詹姆士(Harold James)認為,德國人儲蓄,反映了一系列人口、歷史以至心理因素。他說:「德國人比美國對於前景更感憂慮,例如他們會想到需要為任何可能發生的事情作好準備,因為不幸隨時會降臨。此外,新教傳統亦強調節約及克己,道德的生活亦包括摒棄即時的滿足。」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德國人擁有住屋的比率低於國際水平,估計全國擁有物業的人口約為45%,但大城市的比率更低,柏林只有15.6%的市民擁有物業。因此有人說,德國人看自己的消貴,純粹是以家庭的儲蓄而定。

不過,亦有德國人對儲蓄文化不以為然,該國時事評論員亨里克.布羅德(Henryk M. Broder)在《世界報》發表的評論說:「雖然我不會鼓勵人過度消費,但我覺得人們的儲蓄習慣已到了病態的程度。」他舉例說,德國人會競相收集店舖的消費印花,又會駕車到位置較遠的超級市場,以購買價格較低廉的貨品。

1778年,德國人在漢堡成立了全球第一間存款錢行,目的是希望服務城市的貧民,希望協助他們面對困境,也為子女的教育及老年及疾病作好準備。1850年,儲蓄更演變成一個全國性的運動,學校成立銀行,教導學生要養成儲蓄的習慣。存款戶口亦大幅增加至27萬8,000多個。到1875年,全國儲蓄賬戶達221萬。

到19世紀末,儲蓄帳戶增加至867萬,即全國有四分一人口開立了儲蓄帳戶。

當時人們儲蓄的目的,除了為應付不時之需外,也為了建設國家。例如地方性的儲蓄銀行,會為德國的基礎建設提供資金。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政府更鼓勵人們購買戰爭債券。雖然德國在1923年至1924年間及二次大戰後均遇到最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但無改德國人儲蓄的習慣。

事實上,德國人從少就教導小朋友要生活簡樸、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要為未來儲蓄。德國人認為這是他們跟其他國家不同的特點。擁有二百萬客戶的柏林儲蓄銀行(Berliner Sparkasse)總裁凱-烏維.彼德(Kai-Uwe Peter)認為儲蓄不單是審慎理財,更反映了深層的意義,他說:「儲蓄被視為一項品德高尚的行為。」

無論晴天或雨天,都得儲蓄,以免他日後悔!這正是德國人儲蓄文化的寫照。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