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葡人腳下踏著碎石路,從歷史走到今天。但這些城鎮議決:要放棄它了!

30多年前,住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瑪利亞(Maria Manuel)從超級市場購物回家,在家門前失足跌了一交,一條腿斷了。事隔多年,今年63歲的瑪利亞尤記得當時的情況。她說:「我是在碎石路上跌倒的,不過我很喜歡這些碎石路,它是我們的傳統。」

在葡萄牙的街道、馬路和廣場上,仍然保留了不少以碎石鋪砌的地面。這些黑白相間的地方,稱為葡式碎石路(Calçada Portuguesa)。

以石頭鋪築路面,相傳是發源於中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後來傳到古希臘和羅馬,約於16世紀再傳到葡萄牙,到19世紀,葡萄牙人以這種方式大量鋪砌路面。

據說,駐守里斯本山頂聖若熱城堡(Castelo de Sao Jorge)的尤西比奧將軍(Eusebio Candido Cordeiro Furtado)在1842年修建城堡和周邊的道路時,首次使用這種馬賽克的路面。當時的工匠,是一群囚犯。不料這種黑白相間為碎石路大受歡迎。人們開始使用黑白碎石鋪建道路。

除了國內,葡萄牙也將這些鋪設路面的技術傳到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殖民地。現時巴西和澳門等地,仍保留了不少碎石路。

葡式碎石路,主要是採用該國盛產的石灰石(又稱為青石)為材料,砌成黑白兩色的圖案。此外,有較為少見的黃色和粉紅色石灰石。鋪砌路面時,工人需要用鎚子將岩石打碎,將碎石鋪在路面上。碎石間的縫隙,則以石粉、水泥和沙等混成的砂漿填塞。

這些碎石路面,不少是以黑白兩色呈現波浪型圖案,相信這是與葡萄牙位處海岸,亦一度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有關。此外,也有帆船、動物和人物等圖案。

葡式碎石路不但造型美觀,石塊中間的縫隙亦有助將路面的雨水排走。但另一方面,石塊表面光滑,下雨時便更加濕滑,穿高跟鞋的人們尤其容易滑倒,鞋跟也很容易插進了石縫裡。

葡萄牙人一直保存著這種傳統。1986年,里斯本市議會更設立了一所鋪路的學院(Escola dos Calceteiros de Lisboa)。學院的公關部安娜‧巴迪斯達(Ana Bastpista)說:「過往鋪路的技術靠口語相傳,沒有正式記錄下來,我們希望能保存這種技藝。」

有藝術家在里斯本市中心竪立雕像,向鋪路工匠致意。

鋪路學院要求學員完成18個月訓練,才會頒發證書,讓畢業生成為專業的鋪路工匠。然而,鋪路工作十分艱辛,工人需要長時間彎著腰、在烈日下工作。因此很多學員都在中途離校。由1986年到2019年,只有224位學員畢業。

不幸的是,葡式碎石路正面臨消逝的危機。例如,葡萄牙亞速爾群島的蓬塔德爾加達(Ponta Delgada)鎮人口只有約68,000人,但市政府每年要花費30萬歐羅去維修這些碎石路。由於碎石路的維修費用不菲,北部的波圖市(Porto)和南部的奧良(Olhao)市,已漸漸放棄使用這些碎石路,改以瀝青鋪設路面。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