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卡夫卡在名著《變形記》中創作了這個故事:一個男人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條蟲狀的生物,可能是蟑螂。他的家人自此厭棄他,小說餘下的部分就是描繪主人翁如何適應這種轉變。為甚麼人類對蟑螂這麼厭惡?答案應該不是牠們有六隻腳。中國民間故事《梁祝》中男女主角「化蝶」,就顯得很浪漫。美麗的蝴蝶也有三對腳。
蟑螂一般來說是雜食的,可以靠人類的食物和遺留下來的物品維生。蟑螂通常只在人類聚居的地方出現,因為牠們是冷血的,體溫隨環境而變化,不能抵受嚴寒,因此要依賴人類的居所來保持身體溫暖。冷血也會影響蟑螂的活動能力,環境較冷時牠們會慢下來,氣溫升高就會變得比較活躍,有些品種在溫暖時甚至能飛起來。
蟑螂往往從垃圾桶游走到食物之上,在過程中會傳播令食物變壞的細菌,例如沙門氏菌。此外,蟑螂能在食物之上遺留下難聞的氣味,牠們的糞便和身體殘肢隨塵埃飄揚,也會令某些人產生敏感反應和哮喘。因此,從食物衛生和個人健康角度,人類對蟑螂的抗拒是有堅實基礎的。
蟑螂能佔據建築物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自然界中的蟑螂天敵 – 老鼠 – 日漸減少,這是否可算是一種大自然因果現象?我們滅鼠,卻要面對蟑螂數目急増加!其中一個品種德國蟑螂(其實源自埃塞俄比亞)更顯出能對含毒的餌作出適應性的選擇,其中某一些視糖為苦藥,不會食下「糖衣毒藥」。久而久之,在有毒餌的地方,就由抗拒糖的蟑螂主導;而沒有餌的地區,則由吃糖的蟑螂佔大多數。
然而,並不是所有蟑螂都是遭人類厭惡的,世上有四千六百個品種的蟑螂,像馬達加斯加發聲蟑螂就會被人當作寵物豢養,甚至變成人類的食物──當然,美國一個遊樂場在萬聖節搞吃蟑螂比賽,目的不在於以蟑螂裹腹,而是為了製造驚嚇效果!事實上,馬達加斯加發聲蟑螂體內含有一種輕微的神經毒素,令人難以吞嚥。相信沒有人真正鼓勵吃蟑螂的!
一些到過泰國的西方遊客的遊記會提及,當地人會售賣和進食多種昆蟲,其中包括蟑螂。其實這是出於誤解,烤熟了的田鰲看來跟美洲蟑螂很相似,但兩者全沒關係。田鰲是食肉類甲蟲,吃的是水生無脊椎動物、蝸牛、甲殼類動物、魚類和兩棲類動物,與生活於人類垃圾堆、會帶菌的蟑螂截然不同。
對於甚麼可以接受作為食物,不同人有不同選擇。很多人基於道德原因(包括佛教徒)選擇素食;而西方人往往抗拒進食昆蟲,但其實卻迴避不了。如果大家拿紅肉的包裝來看看,成分中若包含胭脂蟲、食用色素或E120,那麼裡面就有壓碎了的甲蟲。
不是很多人有能力選擇吃甚麼,不論是出於喜好或道德。選擇用大幅草原來餵飼草食動物,到牠們長大後宰殺食用,其實是明顯的浪費和奢侈。但是,能按照平衡的素食食譜來進食,內裡包括足以提供所有基本胺基酸和維他命的各種植物,也絕不容易。全球人口不斷增長,有人提出可以食用昆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認為,畜牧業是氣候變化、污染、森林減少及生物多樣性減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人類必須發展比牛、羊、豬和家禽更有效率的食物來源。有人認為對不想成為素食者的人來說,昆蟲可以是蛋白質和維他命的理想來源。不過,由於蟑螂會散播傳染病和引發敏感反應,建立「蟑螂農場」應不大可能。
那麼,蟑螂的前景將會如何?牠們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至三億二千萬年前的石炭紀,比恐龍還要早出現在地球上。牠們很頑強,善於適應環境,可以承受十倍於令人類致命的輻射量。如果人類因為核戰而自我毀滅,蟑螂和果蠅很可能是能存活下來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