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歲晚,聖誕、新年等節慶接踵而來,各大公司紛紛舉行「大減價」、「特賣日」等速銷活動。亞洲地區雖然沒有美國每年感恩節翌日的「黑色星期五」大減價日,但年晚始終是消費者搶購特價貨品的時機。
人們走進掛滿「五折」標語的商場和店鋪,然後拿著大包小包的貨品出來,一臉滿足。專家認為,在減價時購得心儀的貨品,其滿足感其實與其他上癮如酗酒、吸毒以至好食等有很多相似之處。即使你不是真正的購物狂,但來自購物的滿足感,亦令你難自制而繼續購物。
專家為你分析面對大減價時的心理狀態:
購物多來自瞬間的決定:
早期的研究指出,62﹪的購買,是來自一時衝動。美國水牛城紐約州立大學副教授吳根英(Keonyoung Oh)指出,大部分人是在一秒內,就決定是否購買一件貨品,少有任何理性的考慮。 吳根英透過量度人們的腦波研究人的情緒,她說,「在這一刻,人的腦電波會突然增強,令人即時與這件貨品產生了一種「情感的連繫」。
購物確能產生滿足感:
芝加哥德保羅大學(DePaul University)商學院的占士.莫利(James Mourney)指出,當你見到一件喜愛的東西時,負責大腦內產生獎賞,快樂、歡笑及安慰效果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就會被啟動,這是購物能產生心理上的快感的原因。
購物有如尋寶:
倫敦一位從事「腦神經行銷學」(Neuro Marketing)顧問工作的戴倫.布列吉爾(Darren Bridger)說:「購物有如一種尋寶活動,尋找本身已經會令人產生很強的動力。」肯薩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羅拉.布蘭倫(Laura Brannon)說:「廣告術語如『存貨有限、欲購從速』等,令人覺得不應喪失這個買到便宜貨品的機會。」
購物的良好感覺由期待開始:
加州聖芭芭拉一位購物成癮的治療師安琪拉.沃澤爾(Angela Wurtzel)認為,購物成癮之所以難以戒除,因為當購物者開始想到購物時,在數日以至數周前,已經開始產生這種幸福感。
特買日令人有比賽的感覺:
三藩市一名從事研究消費行為的心理學家姬蒂.雅羅(Kit Yarrow)說,大減價及特賣日令人難以抗拒,因為身處其中,人體的自發警報系統會啟動某些器官,就好處人類的先祖遇上一頭野獸,要準備作戰或應戰一樣。害怕買不到某一件貨品,亦令我們進入「競賽模式」。當買到限量貨品,感覺特別興奮。那種心理就像:「我買到了,你買不到哩。」
與朋友同行不會令你減少購物:
不要以為與朋友同行會減少你的消費。相反,與朋友一起或在網上讀到產品的評論,令你感到與人的連繫,可能令你更容易作出消費的決定。
購物後會產生罪疚感:
在購物的興奮情緒過後,不少人亦往往好像有毒癮或酒癮的人一樣,產生一種強烈的罪疚感。心理學家雅羅說:「當你放踨下去,就難以自拔。我們需要明白出了什麼問題。」
如何減少購物,專家有以下建議:
避免在大減價期間購物:就好像酗酒的人不要走近酒吧一樣。
不要先看價錢牌:雅羅認為,先看清楚貨品是否適合,再看價錢牌,這樣可以減少瘋狂購物。
要保持冷靜及理性:吳根英說:「你要令自已冷靜下來,令自已保持理性。」
莫利表示:「那些不喜歡在大減價期間購物的, 大可不去,但享受購物的人,不論是為了搶得心頭好、去趁熱鬧或者好玩的,這不過是一年一次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