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説獨步華語世界,有人說他一個人就幾乎代表了一個文學類別—武俠小說。由香港的讀者到中國大陸電視觀眾,以至其他華語地區的華僑,全球華語區裡,相信都有金庸小說的讀者。
金庸作品在華文世界的文化地位,好比西方世界的《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戰》的結合,更有人認為金庸應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原名查良鏞的金庸於今年10月30日在香港養和醫院離世,享年94歲。
金庸將超現實的魔幻武術、現實的政治歷史寓言、人間的愛恨情仇結合起來。他從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開始,一直到1972年封筆前的最後一部小說作品《鹿鼎記》,一直以這個筆名創作了15部小說,先後在《新晚報》、《香港商報》和《明報》連載,也在新加坡的《南洋商報》和《新明日報》發表。此外,他的小說多次被改編為廣播劇、電視劇、電影乃至電子遊戲等,並被翻譯成日文、英文、越南文等多國語言版本。據估計,金庸的小說在全球共賣出近三億本,還未計翻版的書籍。
金庸作品有那些外文譯本?今年二月,英國「MacLehose Press」出版社出版了金庸的《射鵰三部曲》(Condor Trilogy)第一冊。這套英譯本將包括他早期的三部作品《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
這版本的譯者是兼有英國和瑞典血統的郝玉青(Anna Holmwood)。現年32歲的郝玉青在英國長大,因一次遊歷中國,而對中華文化產生興趣,花了三年時間學習中文及文言文,更分別於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和台灣師範大學深造,她的丈夫是一位台灣人。
郝玉青在台灣期間,在好友推介下首次接觸了金庸的《鹿鼎記》。2012年,她開始和出版商商議出版金庸小說新譯本。2018年正式出版了第一冊。她預計要完成《射鵰》三部曲共12卷,總共要花12年的時間。
郝玉青過去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她覺得這樣偉大的一位作家,竟沒有英國出版社出版過他的作品,實在是很荒謬的事。若不把金庸的作品翻譯出來,是西方讀者很大的損失。她更把《射鵰》三部曲比喻為中文版的《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多年前,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曾推出《雪山飛狐》的英譯本,名為《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另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也曾出版英文本的《鹿鼎記》和《書劍恩仇錄》。
有人認為,少有出現英文譯本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翻譯問題。波士頓大學中文及比較文學副敎授劉奕德(Petrus Liu)說:「金庸的作品用詞豐富,引用了大量古詩詞,成語和典故比比皆是,要翻譯那種感覺實非易事。」
此外,金庸小說所描繪的武俠世界中,角色的名字充滿特色意涵,如「江南七怪」和「全真七子」,這些人物在「武林」和「江湖」行走,也不容易譯成英語。年初出版的英譯本,將鵰譯作「Condor」、黃蓉譯為「Lotus Huang」,也引來不少華人讀者爭議。
金庸1924年3月10日出生於浙江海寧。據悉,查家是書香世家,袓輩曾在清康熙及雍正時代當官。父親查懋忠受過西洋教育。金庸1948年在上海東吳大學國際法學系畢業。初在上海《大公報》擔任國際新聞編輯,不久被派往香港,之後在香港定居。
1952年,金庸轉入《新晚報》當副刊編輯,開始撰寫武俠小說。查良鏞在1959年創辦《明報》,建立「言論獨立」的形象,成為香港最有影響力的報章之一。
金庸的武俠小說在1980年以前在大陸被列為禁書。1981年,金庸以《明報》社長身份受到鄧小平邀請見面。當時鄧小平說:「你的小說我讀過,我們已經是老朋友了。」
2013年訪問金庸的耶魯大學東亞研究博士生傅楠(Nick Frisch)說:「金庸作品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既有中國傳統文學、章回小說的味道,又有大仲馬的敘述精神。金庸的作品比那些學術著作,讓我們更容易了解中國歷史及文化各個層面。」他更預期《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出版後,西方文化界「可能會出現『武俠熱』或『金庸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