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部分時間留在家裡?」
「我很少跟其他人見面?」
「我很少跟其他人透過談話、通信……等接觸?」
日本九州大學醫學科學學院的加藤孝博、神庭重信和美國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醫學院精神病研究員兼副教授張艾倫(Alan Teo)開發了一份評估問卷(Hikikomori Questionnaire,或稱HQ-25),由25個問題組成,分辨「繭居族」(hikikomori)、非「繭居族」和前期「繭居族」,從而檢測並可能預防「繭居族」的現象。他們認為,當情況持續達六個月,就可歸類為徵狀。他們也發現,社交隔離是「繭居族」前期的一個徵兆。
「繭居族」(或稱社交退縮)一詞來自日語,最早在1980年代後期出現,字面意思是「待在室内,(社交)退縮」,用以描述將自己孤立在家裡、退出社交活動,除了家人外,拒絕與其他人接觸的人。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定義,「繭居族」指的是沒有精神分裂、智力障礙和其他精神病患,而待在家裡超過六個月,不工作、不上學,也不社交的人。也有人會以「關門族」或「家裡蹲」來形容「繭居族」。
心理學家指出,逃避本是一種心理自衞機制,當人遇上壓力,會作出反應,其中一個本能反應是避開壓力的源頭。然而,與社會隔離太久,就難以重新融合。隨著個人電腦和互聯網普及,在青春期的男性變得隱閉愈來愈普遍,而且往往跟「網路成癮症」有關。
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隱蔽青年」源自日本傳統的行為模式和社會道德規範。近年,這個問題已不再被視為典型的日本問题,而是21世纪的全球性現象。不同國家、文化和社區,從亞洲、歐洲、北美,以至非洲,都有類似繭居族的問題。問題也不僅涉及青少年,因為一些青少年長時間隱閉在家,已經變成中年。
2019年,《遺傳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南韓、西班牙和尼日利亞也有類似案例,同一項研究也顯示,2.7%美國大學生也曾經有同樣現象。
2010年版的《牛津英语詞典》亦首次收入了「繭居族」這個詞。
加藤孝博的團隊一直致力研究、評估、識別和治療蟄居族患者,2013 年,醫學院更開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提供「蟄居族」服務的門診診所。
加藤孝博說:「『蟄居族』現象已獲得國際認知,已進入了許多研究人員和醫學專家的視野,尤其在新冠狀肺炎爆發期間。」
加藤孝博以0-4的等級評估人類的社會化、孤立和情感支持的三個子因素。他們發現,前期「繭居族」的患者,在這三項子因素與非患者的分別尤為顯著。
加藤總結道:「這些初步發現表明我們的調查問卷可能是及早發現蟄居族的好工具。」他又說,由於全世界都在報道「繭居族」病理學,他們必須與日本以外的研究人員和患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