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巴西奧運舉行在即,此時該國卻傳出不利消息:東北部部分地區初生嬰兒患上小頭症數字增加。這與一種由蚊子傳播的塞卡病毒有關,孕婦是危險一族。公眾對這種疾病及其後果認識多少呢?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公布,該病症已在25國出現。世界衞生組織表示,除了天氣較涼的加拿大及智利外,該病可能會傳遍南北美洲。台灣日前宣佈發現首例境外移入塞卡病毒感染個案,歐洲多個亦陸續出現有關病例。
塞卡病毒主要病媒是蚊子。據估計,現時全球約有3,500種蚊子,其中約有100種會傳播病毒,引致人類致病,包括虐疾、登革熱和黃熱病,以及可能造成孕婦產下的㦬患小頭畸形症嬰兒。
現代防蚊措施有空氣調節、窗紗和噴霧等,但衞生條件較差的地區,因蚊叮而感染塞卡病毒的風險會較高。今次爆發塞卡病毒的巴西曾於1950年代因登革熱而大舉滅蚊。
塞卡病毒於1947年在烏干達首次被發現,其後在非洲及東南亞地區出現小規模爆發,但數十年來均不曾對人類產生嚴重威脅。該病毒主要經伊蚊透過叮咬傳播至人類,其中埃及伊蚊為塞卡病毒傳播至人類的最主要病媒。
大部分塞卡病毒感染個案不會出現病徵。約四分一的病人於感染塞卡病毒後,會出現輕微病徵,包括發燒、出疹、肌肉痛、關節痛、頭痛、眼窩後疼痛及結膜炎,通常於數日後消退。典型個案的潛伏期為3至12日,所以大多數感染者並不知道他們已經感染塞卡病毒。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塞卡病毒可能會引致胎兒患上先天性小頭畸形症。這些初生嬰兒腦圍小於32公分,約九成案例兒童腦神經發育都會受阻礙。
去年十月,巴西東北部伯南布哥州初生嬰兒患上小頭症數字大幅增加,此後陸續有新增個案。巴西衞生部表示,至今年1月16日,初生嬰兒患上小頭症疑似病例已達3893宗,而2014年全年個案少於150宗。
由於巴西舉行奧運的8月天氣較涼兼較乾燥,因此較少蚊子活躍,蚊子傳播病毒的病例也可能較少。 衞生當局將在里約熱內盧白紋伊蚊孳生地加強撲滅病媒,在奧運會期間每天打掃。倘若運動員與訪客出現健康問題,主辦單位會盡快處理,希望釋除公眾及遊客的疑慮,讓奧運會順利舉行。
這件事件,不但考驗巴西舉國上下的應變能力,同時帶出一連串值得全球關注的問題。這宗衛生事件本已存在,但由於奧運在巴西舉辦而倍受關注,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大量人群聚集,自然增加傳播性疾病擴散的可能。現代世界,很多大型活動在不同地方進行,公共衛生人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而必須有新型態的衛生規劃配合,這實在是急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