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英國已故首相邱吉爾1931年時曾說:「人類有一天可以無須要養大一隻雞,便能吃到雞翼和雞胸肉,因為可以在其他途徑培育雞的不同部位。」
80多年後,人們已經可以培植到雞肉、漢堡扒以至鵝肝等。業界相信,實驗室培育的肉類可能今年就會進入美國市場。由實驗室肉類帶來一場食物的革命即將來臨:人類以後無須屠宰動物也能吃到肉類和魚鮮。
去年11月,美國農業部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宣布,兩個部門會共同監管由動物細胞培植的肉類。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將負責監管用於製造人造肉的細胞的收集、儲存和培育,而美國農業部將負責食品的生產和為產品註冊商標。
人造肉也被稱為培養肉(cultured meat)、體外肉類(in-vitro)、合成肉類(synthetic meat)、實驗室製肉(lab-grown meat)或潔淨肉(clean meat)等。人類從動物身上抽取幹細胞,把它培養成肌肉細胞,再培育成肌肉纖維而成為「肉」。理論上說,這樣生產的肉不但有動物肉類的味道,無需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藥物也能避免細菌污染,更能保證食物安全。
2000年初期,美國太空總署開始研究派人登陸火星,因要讓太空人上有肉可吃,於是試驗在太空船上培育人造肉和魚。2013年,荷蘭馬城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生理學教授馬克・保斯達(Mark Post)採用一頭牛頸部的幹細胞,在實驗室成功培植了「人造」漢堡扒。不過這件漢堡絕不平宜,售價達25萬歐羅。
現時一間由馬城大學成立的「Mosa Meat」公司已經籌集了750萬歐羅,計劃在2021年將培植肉類推出市場,該公司今年將增聘人手,製訂人造肉生產程序,準備以具競爭力的價格將產品推出市場。
現時,全球至少有六間公司研發人造肉,包括肉腸、雞塊以至鵝肝等。以色列的「Aleph Farms」公司剛於去年12月公布了成功研發出第一塊在實驗室植育的牛扒。業界人士預計,多間公司均集中改善現有的產品,希望在今年內出售。
不單創投公司,連傳統肉類供應商也投資有關人造肉的研究。美國最大的肉類供應商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入股投資「孟菲斯肉業 」(Memphis Meats)。現時擁有13多萬頭牛、40多萬頭豬和3,500萬隻雞的泰森食品公司公司財務總監湯姆・馬斯特羅布尼(Tom Mastrobuoni)表示,該公司決定由一間肉類公司轉變成一間「蛋白質公司」。
美國農業部估計,美國人每年平均食用222磅肉類,比1970年代增加了20磅。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會增加至96億,肉類消耗量將增加70%,加上更多人因脫貧而改食肉類,令肉類的需求上升,在實驗室培植的肉類可以增加糧食的產量。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地球上的未被冰雪覆蓋的陸地上,畜牧業佔用了三成土地;畜牧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整體排放量的14.5%。此外,牲口的排洩物更是污染環境的一大來源;倡導動物權益人士一直反對屠殺宰動物,人造肉能夠避免大量殺生。
人造肉另一好處,是可以減少肉類感染細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和瘋牛症等。在實驗室培植肉類,雖然不至於完全避免肉類受細菌污染,但卻可減低受污染的機會。牲口注射激素或抗生素亦隨而減少。生產過程可控制肉類的鹽份、飽和或不飽和脂肪,甚至加入對人體有益的奧米茄-3脂肪。
以色列「Aleph Farms」行政總裁迪迪爾・托比亞(Didier Toubia)說:「在實驗室培植的肉類能夠解決現時養殖牲畜存在的各種問題,如碳排放、食物安全和動物權益等。」
美國科學促進聯會科學及技術政策研究員嘉露蓮・馬蒂克(Carolyn Mattick)指出,現時人造肉只是在研發階段,生產過程對環境有多大影響,仍是未知之數。更有人擔心,人造肉普及後,人類對動物的態度會有甚麼改變?有了人造肉,禽畜魚類會否變得可有可無?人們會否更愛護動物?又或者會發展出另一種關係?這一切都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