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全球唯一負碳排放國家不丹 卻面對氣候變化威脅

位處喜瑪拉雅山下的內陸國家不丹小國寡民,人口只有約80萬,為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卻獲譽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度」。該國自2008年起就「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簡稱GNH)指數進行調查,2022年數值達0.781,顯示國民對生活滿意程度甚高。

不丹以自然景物見稱,更是全世界最環保的國家之一,面積約38,000平方公里的國土有約70%被森林覆蓋,因此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幾乎達到排放量的三倍,遠遠超前許多在致力降低碳足跡的地區和國家。

作為全球唯一「負碳排」的國家,不丹非常重視保護富饒的自然環境資源,憲法規定境內至少60%的土地必須為森林,並且禁止伐木業出口,也成為世界上唯一立憲保護自己森林的國家。在不丹,未經許可坎伐樹木是違法行為,可被判罰款930美元,相等於當地人平均月薪的四倍。

林業部的護林員旺達(Wangda)和他的同僚會到各處樹林巡查,一發現有非法伐木的跡象,則會仔細調查。他說:「樹木有靈性,倘若被坎伐,就會流血。」

不丹能成為全球唯一負碳排放的國家,另一原因是全國幾乎100%用水力發電。目前全國有五個大型水力發電站,另計劃多建三個。全國最大的水壩是塔拉水力發電站(Tala Power Plant),容量已經達到1,002兆瓦。

國營不丹綠色電力公司(Druk Green Power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DGEC)工程師扎西‧多吉(Tashi Dorji)說:「水是國家重要的資產,能生產大量電力,帶來巨額收入。我們不用煤、碳和化石燃料,還將剩餘的72%電力出售給印度、孟加拉等鄰國,成為重要出口產品。」

然而,不丹雖然致力環保,但仍無法解決全球暖化帶來的影響,季候風帶來大量雨水,加上冰川融化的水,本來為該國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儲備,但由於氣候變化,季候風帶來的雨量愈來愈不穩定,水力不足,發電廠部分輪機無法運作。在旱季時,甚至要向鄰國印度購買電力。

另一方面,氣候變化導致冰川消融,帶來水患威脅。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資料,不丹的冰川正以每十年30至60公尺的速度融化。不丹境内677條冰川、2,674個冰川湖,由於冰川融化,大量川水流入冰川湖中,湖面不斷擴大,有24個正在决堤邊緣,有氾濫成災的危機,隨時會淹沒河谷下的村莊。

不丹居民形容,當冰川湖決堤時,情況有如海嘯。多吉‧坦扎(Dorji Thanza)和妻子佩德姆(Pem Dem)、女兒住在海拔4,300公尺的魯納納河谷(Lunana Valley),是全球最高的居住區之一。佩德姆說:「小時候,山頂都鋪滿白雪,現在只見到山頂有雪,可見冰雪融化的速度。我很愛這些山,但現時更害怕。」

佩德姆憶述,30年前魯納納附近一個冰川湖爆發,頃刻間,以百萬噸計的川水沖下河谷,居民撇下一切,帶著子女往山頂跑,山谷裡所有東西都被水沖走,只剩下一些石頭,她看見三個人被水沖走。據悉,當日洪水高度達60公尺,共有21人死亡。

多吉擔心,倘若冰川湖氾濫,他們將會首當其衝。他說:「倘若夜裡發生氾濫,我妻子和女兒怎麼辦?我亦將一無所有。」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