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南韓鄭仁案挑起公憤,這與當地社會上棄嬰、領養和虐兒等問題環環相扣⋯⋯

今年1月13日早上,南韓首爾南區法院即將首次開庭審理轟動一時的「鄭仁案」,原本有51個旁聽位,卻有超過800人參與了抽籤。在法院門外,示威者戴上寫著「死刑」的口罩,不停呼叫口號。

事發於去年10月,一名16個月大的女童鄭仁,被養母張姓女子送往醫院,但醫生卻發現,鄭仁體重只有8.5公斤,且腹部滿是積血、全身骨折,經搶救後還是回天乏術。

鄭仁在7個月大時被領養,但去年5月,幼稚園老師發現她身上有瘀傷。其後,有鄰居報警指控女童被人放置車中不顧;兒科醫生也發現鄭仁營養不良,但三次報案均未獲受理。

事件引發全民公憤,網路上有人發起「鄭仁啊,對不起」運動,從政治圈到韓流明星都積極響應,呼籲社會重視虐童議題。除此之外,還有超過23萬人次參加了青瓦台的請願,要求加大對養父母的懲罰力度,防止同類事情再發生;還有20萬人請願,要求開除當初偵辦的員警,認為他們失職。

這宗個案,更掀起了國內有關領養棄嬰和虐兒等問題的討論。

1950韓戰時代,南韓有很多兒童失去雙親,戰後也有一些美國軍人和南韓母親生下的子女,因不被社會所接受而成為孤兒。一些國際機構以人道理由,安排外國家庭收養這些孤兒。估計由1960年代至今,南韓已至少向海外送養20萬名兒童。直至2011年,南韓仍是全球第六大領養嬰兒的來源。

瑞典布特許爾卡市(Botkyrka)多元文化中心(Multicultural Centre)研究員托比亞斯‧呼比奈特(Tobias Hubinette,韓名李三乭)本身是一名被領養的南韓人。他在2005年出版的Comforting an Orphaned Nation一書中指出,1960年代,各種避孕方法面世,令到西方國家的生育下降;而另一方面,南韓農村貧窮嚴重,很多兒童被棄養,他們有些獲工廠僱用為童工,也有很多被西方家庭領養。

西方人領養南韓兒童,催生了一些領養機構,他們為了爭取國外的資助,爭相去找尋更多被棄養的兒童。安排鄭仁領養的「浩德國際兒童服務中心」(Holt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Services),就是全國最大的領養機構之一。

李三乭認為,當時這些領養機構倡議放寬領養的限制,因而令到南韓數十年來領養兒童的數量遍多。據估計,單在1985年,就有9,000位兒童被領養。

南韓教會教堂外擺放「棄嬰收容箱」,讓人放置棄嬰

另一方面,南韓社會普遍不接受未婚生子,所以婦女不得不將嬰兒遺棄。2011年,南韓政府在多個團體的壓力下,修改「特別領養法」(Special Adoption Act),規定非婚生育的母親在孩子被領養之前必須登記,這導致很多未婚媽媽放棄子女。南韓「未婚婦女家庭聯合會」(Unwed Mothers Families’ Association)主席金度炅(Kim Dokyung)說,90%的未婚媽媽在領養機構的壓力下,被逼放棄自己的子女。

然而,隨著南韓日漸富裕,外國人領養南韓兒童數目大幅減少。2013年,南韓簽署海牙收養公約,其內容訂明小孩應盡量由自己國家庭收養,因而令國外領養兒童數目減少,領養機構轉而國內收養被棄養的嬰兒或兒童。南韓社會歷來重視血緣關係,領養仍然是一大禁忌,因此本國人甚少領養被遺棄的兒童。

現時,在南韓申請領養的父母要參與8小時的培訓,包括有關育兒、兒童心理和情緒的課程,以符合領養兒童的要求。但福利專家指出,8小時的培訓並不足夠,負責提供培訓的人員亦缺乏專業訓練。

「浩德國際兒童服務中心」

南韓崇實大學(Soongsil University)社會科學院院長盧海倫(Helen Noh)說:「遵守領養的手則只是最基本,而且很表面。」她說:「每宗個案性質有很大分別,負責安排領養的機構應當專業,履行其職責。」

此外,南韓虐兒的情況亦嚴重,因為南韓社會視敎養子女為父母的責任。根據南韓政府《2019年虐待兒童年度報告》統計,同年發生4萬1389起虐童案件,共導致42名孩童喪命。死亡個案當中,與鄭仁年齡相仿的0至1歲兒童佔45.2%。

南首爾大學(Namseoul University)兒童福利系教授(Department of Child Welfare)都美香說:「年幼的兒童不懂得他們的權益,也不懂以言語來表達自己,社會亦未有深入顧及他們的人權。大家都視兒童是父母的產業,可以任由他們操縱。」

上周,國會通過一系列共18項有關虐兒的法案,包括將體罰列為非法、警方在接獲有關虐兒個案後須立即展開調查等。然而專家認為,防止虐兒的路仍然很漫長。專門處理虐兒個案的律師金柱榮說:「鄭仁的個案顯示,每一個涉事者,包括執法部門、領養機構和保護兒童的部門,他們某程度上都有負於鄭仁。制度不只存在一或兩個缺失。我們應由零開始,從根本去改善整個制度。」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