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延續生命:當今硅谷精英趨之若鶩的科研領域?甚麼是對抗衰老的最新概念?將生命「數碼化」可行嗎?不怕沒有明天之後,生命的意義在那裡?

一個人能活多久?現時已知最長壽的人,活了一百二十二歲。由古至今,長生不老是人們恆常的課題。現代醫學幫助人們解讀衰老,隨著幹細胞技術和基因技術等尖端科技投入應用後,硅谷科技巨頭亦看準了抗衰老研究,紛紛投資重金。

現時已有多位科技界精英投資在延續生命的研究,例如甲骨文公司的拉利.埃理森(Larry Ellison),他投資了三億三千萬美元研究衰老及與年齡有關的疾病;Paypal的聯合創始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投資了數以百萬美元,成立了專門研究延續生命治療的非盈利機構 「瑪土撒拉基金會」(Methuselah Foundation)。他又與谷歌的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成立「Calico」公司,專門研究如何治療衰老相關病症。

這個領域的研究,主要有兩個取向,一種是通過生物科學技術,使人類的細胞脫離原有的衰老機制 ,以延續生命。另外一個方向,則是透過將思想以至性格數碼化,以數據形式讓生命延續。

美國初創公司安布羅斯(Ambrosia)專門替人提供「青少年的血液」,聲稱只要將16至25歲年輕人的血輸入體內,就有抗衰老的效果,甚至返老還童。這種輸血每次收費八千美元。這家企業的創辦人傑西.卡爾馬津(Jesse Karmazin)醫生。據稱,客戶輸過年輕人的血以後,大多都宣稱有效,像是改善了外觀、改善了記憶力。創辦人更說:「我不會說這個方法可以創造不朽,但我認為基本上非常接近!」

谷歌旗下Calico公司計劃在未來十年顛覆人類的生死定律!公司的最終目標是建立研究人類衰老問題的 「貝爾實驗室」(Bell Labs)。Calico希望這一研究能夠通過找到創造性的方法有效延長人類壽命。Calico目前以老鼠為研究對象。老鼠通常壽命僅為 3年,但各方面體徵都十分類似其他鼠類的鼴鼠,牠們的壽命為30年,Calico計劃花費整整七年時間對1000隻鼴,牠們出生到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展開追蹤研究。

另一個研究方向,是將某些技術結合人腦,或將人轉化成機械人,變成人機合一。

Tesla及SpaceX總裁伊隆.馬斯克也一直有這方面的想法。他在 2016 年提出了「神經織網技術」(Neural Lace Technology)的概念;把電極植入人類的大腦」,連接人類大腦及電腦,實現人類與機器的無介面直接通信。近期,他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踐,創辦了一個開發「神經織網技術」的醫療研究公司Neuralink。

不過在短期內,Neuralink打算集中於把研究重點放在幫助人類治療慢性疾病方面。馬斯克希望,第一代產品能在 四年內面市,幫助大腦嚴重受損的患者,如中風、癌症病變及先天大腦缺陷病人。

俄羅斯億萬富豪伊茨科夫(Dmitry Itskov)的構想更加大膽。伊茨科夫於 2011 年創立了一個被稱為「阿凡達」項目的「2045計畫」(2045 Initiative),他的概念是當人死後,將思想及性格 「上載」 到一具人工的腦內,再以全息投影 (holograms)技術,產生立體的空中幻像,屆時這個虛擬人就會完全脫離物理世界,浮游在空間,以能量、思想及資訊的形式存在。伊茨科夫更形容這是一個自然進化過程。

這些想法是否太玄妙?有些科學家提出,人們對延續生命的渴求,是否只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

谷歌的創始人之一及谷歌創投的總裁(Bill Maris)曾投資了Nest和Uber等明星企業,而他目前的投資重點則包括了抗衰老領域,他表示是父親因腦癌病逝,使他改變了投資策略。他說:「當我單獨一人時,就會想到那些黑暗的事。」

然而,物理學家兼生物倫理學家比爾.馬里斯(Leon Kass)說:「死亡令生命變得重要。…我們不能完全掌握世界及時間,才會感到生命的意義和迫切性。」

有學者質疑,延續生命的科研努力,是否只是一種「恐懼管理學」?這學說指出,人有別於其他動物,我們能將死亡圖像化,因而產生恐懼。提出該理論之一的紐約斯基德莫爾學院(Skidmore College)心理學教授謝爾頓.所羅門說:「倘人可以永存,所有我們珍視的人文價值,如勇氣和包容等,都變得無關重要。」

廣為公眾熟悉的天體物理學家尼爾.德葛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說得更直接,他說:「倘人長生不老,我為甚麼早上要爬起床,反正總會有明天。」

在世人眼中,這些硅谷的科技界巨頭總有辦法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幫助人們達成種種慾望,但當生命變得無盡,科技專家會否將我們生存的意義亦挪走了?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