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數碼科技助烏克蘭人找回遇害家人遺體 兼搜集舉證戰爭罪行資料

俄羅斯軍隊在今年3月進入烏克蘭的布查市(Bucha),佔領32天後撤走,造成大規模死傷和損毁。民眾和醫院人員自發挖掘臨時墓穴,埋葬被殺害和棄置於街頭的平民遺體。當地政府設立了數碼資料庫,讓民眾憑失去聯絡家人的身體特徵認領遺體,尋回一點慰藉。這個遺體登記系統更發揮大家沒想過的作用,助烏克蘭人討回公義。

今年3月的一天,布查市副市長 Mykhaliya Skoryk-Shkarivska駕車到油站途中,看見機場附近冒出一股黑煙,俄軍的飛機在低飛,起火的停機坪上有幾架烏克蘭直昇機。耳邊傳來轟隆的炮聲。曾任新聞工作者的Skoryk-Shkarivska擔心自己是受襲目標,慌忙帶著兒子逃避。

她一個月後返回布查。「大量民眾向我們查詢失聯家屬的下落,要求辨認遺體,求助個案數目遠超出我們能夠處理的負荷。」 她眼見當地的人造衛星接收系統和電力已恢復,於是靈機一觸, 委派同事準備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著手設立遇害者遺體登記系統。

在布查市,工作人員將一具身份未明的遺體埋葬。(Emilio Morenatti/AP)

在烏克蘭受襲期間,當地出現了兩類公墓,一類是俄軍挖掘的,另一類是烏克蘭民眾在俄軍蹂躪後,在樹林或近郊設立的墓穴,用以安葬被俄軍殺害的人,以防無人處置的屍體腐化或被狗隻咬噬,造成疾病傳播風險。布查最大的公墓位於聖安德烈教堂附近,由市政府人員和醫院員工去年春天俄軍侵佔期間挖掘。那是一道大坑,埋葬了67具遺體。

根據當地法例,民眾要土葬,須向市政府申請批文。在政府負責推動數碼化的Skoryk-Shkarivska說:「沒有證明文件確定身份的,也只能暫時埋葬,待日後有人認領時再挖出來。」她從沒想過,原本應用在稅務和民政的數碼化系統,竟與遺體登記拉上關係。

布查警方設有資料庫和失蹤人口檔案,民眾在Telegram頻道流傳著很多失蹤者的相片。這些零星的個人資料,怎樣結合起來?她由殮房著手,向五間殮房收集了400多具遺體的資料,設立基本的資料庫,數據包括性別、大約年齡、頭髮顏色、身體特徵和紋身、疤痕和胎痣等細節,方便死者家屬辨認。另一資料庫則記錄這些遺體運送到哪個公墓,以及安葬位置。透過將兩個資料庫的資料配對,民眾可以找到不幸遇害家人的下落。家人能夠領回遺體,是一點慰藉,亦可為亡者安排有尊嚴的悼念活動和葬禮。

Skoryk-Shkarivska帶領同事設立的遺體登記系統,還記錄了死者的DNA樣本,日後可加入法醫作驗屍後的死因報告,以及對舉證戰爭罪行可能有用的證據。

曾在盧旺達戰爭罪行審訊中擔任首席檢控官的拉普(Stephen Rapp),目前是烏克蘭政府的顧問,為搜集俄軍暴行的證據提供意見。拉普說,普通暴力犯罪案件行事通常只有幾分鐘,調查人員可以封鎖現場和翻查錄影片段,搜集疑兇的犯罪證據。但在布查,暴行持續了32天,有人將相關的影片和相片放上社交媒體,也有一些地點有閉路電視錄影片段,甚至有目擊者偷偷拍下影片,這些都是零星的數碼證據。

正協助烏國就俄國涉嫌觸犯戰爭罪行舉證的專家拉普。

「一些遇害者的屍體被置於街頭三至四星期,他們雙手被綑綁,頭髗內有子彈,這在軍事法庭上都是戰爭罪行的證據。誰要負上責任?是年輕士兵的衝動行為,抑或是有組織的軍事策略?這是我們需要證明的。」拉普說,遇害者的遺體能夠提供確鑿的證據。

烏國政府在2014年設立全國性的監控系統,監控內容成為了調查事件的證據來源之一。一個名為Bellingcat 的偵查組織,曾調查馬來西亞航空客機MH17 2014年在烏克蘭上空雷達偵測範圍消失,全機298人罹難的事件。調查人員在社交媒體找到線索,確定航機在烏克蘭東部墜落,後來發現事發前俄軍在該範圍內發射地對空導彈的短片。荷蘭調查人員亦在找到同一時段的一段截聽對話,內容有關一架民航機遭擊落,以及如何盡快將導彈發射器撤回俄羅斯。這事件最終以三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烏克蘭人被控謀殺告終。

戰事影響著每個烏克蘭人的生活。Skoryk-Shkarivska時刻帶著手機,因為隨時都會收到導彈襲擊的警報,要到防空洞躲避。她的兒子會在家裡用磚塊砌成「堡壘」,把自己的頭伸進去,並一邊唱著烏克蘭的愛國歌曲。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