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周五的傍晚,新加坡福建會館(Hokkien Huay Kuan)的一間小教室裏,約20名學員在上閩南方言的課程,當中三人是從事老年護理的醫生,想要更好地理解老年病人,也有些人來上課只是出於好奇。
現年34歲、在煉油業任職的張先生(Ivan Cheung)說。「我認為這是在了解我們的根,要了解我們的根,就必須了解方言。」
這幾年來,新加坡掀起了方言的浪潮,許多電視劇、電影都加入了方言原素。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去年推出的電視劇《吃飽沒?》,向老一輩的人傳達政府政策、福利等的內容,更包括量血壓的健康常識、交通安全、節約用水、如何操作IT等日常生活相關信息。劇中大量使用方言,期以長者所熟悉的語言更有效地傳遞信息。
今年五月,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特别委託陳子謙監製電影《回程667》,由五位導演分别執五部短片,找回對新加坡的歸屬感。五部短片分别使用廣東、潮州、福建、海南與客家話等方言。
新一代年輕人開始透過行動或策展的方式,紀錄上一代的方言文化。現年18歲的李宣進(Lee Xuan Jin)創建了一個致力於保護閩南語的Facebook專頁。他說:「我開始意識到閩南語是我真正的母語,而普通話是我的後母語言,而我想要了解自己真正的母親。」
1970年代,約7%的新加坡人來自印度南部,大多說泰米爾語。另有15%說馬來語。其餘75%的人口是華裔,他們是在數世紀以來從中國南部的福建和廣東遷來,當時約40%的新加坡人以閩南語為母語,其餘有的說粵語、潮州話和客家話,只有2%說普通話。
新加坡政府在前總理李光耀(Lee Kuan Yew)領導下,於1979年推出的「講華語運動」,鼓吹「多講華語,少說方言」,改用華語(中文)為共同語言。在一些學校裡,說方言的學生會被罰款,還得把「我不再說方言」抄幾百次。到1981年,電視和廣播幾乎禁播所有方言節目,原本以廣東話播出的香港電視劇,也變成是華語配音播出。
隨後在1987年,為了促進新加坡華裔、印度裔和馬來裔等三大族裔的融合,政府將英語訂為所有學校的主要教學語言。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中文系的語言歷史學者李子玲(Lee Cher Leng)教授說:「李光耀覺得小孩子不宜學方言,因為那會讓他們十分困惑。」李光耀更搬出語言專家的研究,說普通資質的學生腦袋資源有限,無法同時學習英語、華語及方言等三種語言。
在2010年的調查中,新加坡人在家中最常說英語,緊隨其後的是普通話、馬來語,以及泰米爾語。只有12%的新加坡人在家中說中文方言,一個世代以前卻有50%的人在家說中文方言。現時一家人出現,祖父母輩說閩南語等中國地方方言,中生代說華語及英語,也懂點方言,最年輕一代說英語為主。
福建會館福文化學院執行董事方百成說,這個會館也見證了政府政策的影響。他在1980年代加入時,所有會議都使用閩南語和普通話進行。現在的會議語言則是英語和普通話,會員中已甚少有人可以在開會時說流利的閩南語。
他說:「我覺得我們有時候太順從了,領導人聲稱,你說太多方言,會影響你在生活中成功,於是很多人就自行放棄了方言。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自己的意識。」
不過,自從2015年李光耀過世後,許多新加坡人開始找尋自己的文化根源,包括學習祖輩的語言。
實踐劇場(The Theater Practice)的藝術總監郭踐紅(Kuo Jian Hong)說:「人們有時說新加坡人不太擅於表達。我覺得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失去了自己的母語。」
人們重新學習方言,有人說是方言迎來了第二春,有人則認為這更像是方言走入末路的最後一點緬懷。
事實上,不僅是新加坡,香港、台灣和馬來西亞也面臨同樣的問題,90後、千禧後的年輕一代,說方言的少之又少,即使會說,也不怎麼純正了。在香港媒體和學校都推廣普通話,自不同地方,說著不同方言的父母,面對孩子時,也少以方言溝通,孩子學習方言的機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