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時尚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較早前推出一款名為Monogram Keffieh Stole的圍巾,加上公司的商標,以705美元的價錢出售。網頁表示,商品的靈感來源據LV在官網所寫,是「來自經典的Keffiyeh,加入本公司的特色,能夠創造出舒適的氛圍。」
不料,這款圍巾卻被批評為「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行為,包括一向關注時裝行業、被稱為「時尚糾察隊」的博客「Diet Prada」。路易威登於6月初決定將該款圍巾下架。
「Diet Prada」由美國時裝界人士Tony Liu和Lindsey Schuyler創立,專門針對業內互相抄襲、歧視或剝削勞工等不良風氣。他們批評路易威登自稱政治中立,但卻將這款象徵巴勒斯坦民族主義的頭飾,印上公司商標出售。
這種稱為「庫菲亞」(Keffiyeh或譯作Kufiya)的頭巾,是中東各民族頭巾的統稱。在約旦、沙特阿拉伯稱為 「Shemagh」,設計是紅白格紋和帶有流蘇;在海灣國家常見的叫「Ghutra」,是全白色的,布料較薄。
據悉,最初這是巴勒斯坦地區農民和貝都因人的傳統圍巾。它可說是沙漠環境下的產物,人們用來蓋住頭部和後頸,夏季遮陽防曬,冬天禦寒保暖。
頭巾上有象棋盤狀的格紋圖案,可以被解釋為蜂巢或漁網;長橢圓形的部分則有橄欖葉、麥穗、合十的雙手和擦拭眉間汗水的意象。巴勒斯坦裔美國作家蘇珊·阿布拉瓦(Susan Abulhawa)表示:「它闡述了巴勒斯坦人的生命軌跡⋯⋯表達了地點、血統、場所和歷史。」
巴黎國際事務學院(Pari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簡稱PSIA)中東研究教授尚-皮埃爾・菲利奥(Jean-Pierre Filiu)說。在20世紀初,巴勒斯坦精英佩戴的,反而是西方的帽子或是帶有奥斯曼風格的小毡帽。
1948年,以色列立國。菲利奥說:「在不明背景下,當局禁止阿拉伯人穿戴奥斯曼式小帽。自那時起,巴勒斯坦人使用的庫菲亞便成為民族主義的頭巾,以表彰站起來捍衞领土的巴勒斯坦人民。」
自此,「庫菲亞」成為了巴勒斯坦民族運動的標誌,其象徵意義相當於巴勒斯坦國旗。已故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1974年應邀前往聯合國演說時,當時便佩戴了黑白格子的「庫菲亞」頭巾。
也有評論懷疑,路易威登這條圍巾沒有使用傳統的黑白圖案,而是以色列國旗的藍白兩色,並非巧合。巴勒斯坦的時裝設計師賽爾-庫里(Omar Joseph Nasser-Khoury)表明感到被冒犯,他說:「這不是隨機設計的,當中有文化背景,表達權力的不平衡⋯⋯當有人在1948年變成難民,至今仍滯留在黎巴嫩,你卻用這承載著痛苦的頭飾來提升個人品味,是非常無禮的。」
事實上,「庫菲亞」一直備受不少企業家和時裝設計師注意。他們爭相在設計中引入這款頭巾和圖案,也引發了「文化挪用」的爭議。例如丹麥時裝品牌「Cecilie Copenhagen」去年推出秋冬系列作品,也採用了「庫菲亞」的圖案;近月,意大利品牌Fendi推出的羊毛圍巾,同樣使用了「庫菲亞」圖案,也受到批評。
在西岸的希伯倫,現時只剩下一間專門生產「庫菲亞」的工廠──赫巴韋紡織公司。它自1961年成立以來,便由赫巴韋(Herbawi)家族經營。公司總經理猶德∙赫巴韋(Judeh Hirbawi)說:「50年前,這裏有30多間生產頭巾的工廠,每年生產量超過15萬條。當時生意很好,我們還從日本進口織布機來增加產量。」
多年戰亂加上全球化貿易,大量外國工廠以更低廉的價格生產,再標上巴勒斯坦的名字,令當地業者無法生存,赫巴韋近年艱苦經營。
這間 60 年老工廠的總經理猶德∙赫巴韋表示:「『庫菲亞』成為一種時尚配件沒什麼壞處,重要的是您要了解其含義,並將其象徵意義告知您的朋友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