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日落時分,在馬來西亞沙巴州東邊的沿海小鎮仙本那(Semporna),捕業為生的蘭通北(Lan Tumpat)划著漁船靠岸,但這天他沒有漁獲,空手而回。他說:「近年由於氣候和風向不穩定,漁船出海風險較大。」
仙本那距離沙巴首府亞庇(Kota Kinabalu,或稱哥打京那巴魯)約50公里,海上建有一排一排高腳屋。蘭通北以捕撈南中國海的石斑、紅蟹和鯰魚為生。
他是來自菲律賓的巴瑤族(Bajau)人。1970年代,菲律賓軍方與南部棉蘭老島的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爆發衝突,他和其他巴瑤族人避居到沙巴,在仙本那、拿篤和山打根等地居住。
巴瑤族屬於東南亞海域的南島民族(Austronesian)的薩馬─巴瑤族(Sama-Bajau),約有15個分支,估計現存約有100萬人。1,000多年來,他們在馬來西亞的沙巴、菲律賓南部的蘇魯(Sulu archipelago)和印尼東部稱為「珊瑚三角區」的海域遊走,以徒手潛水和長矛捕獵水中的海產為生,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巴瑤族被視為海上的遊牧民族或海上「吉卜賽」,是現存少數的海上民族。他們信奉伊斯蘭教,也保留了獨有文化和語言,然而巴瑤語主要是口語相傳,很少用到文字。
自西方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建立殖民地後,這一帶大部分海域清晰地劃定了邊界。近數十年來,大批巴瑤族人開始捨棄在海上遊走的生活,散落在菲律賓、汶萊、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國,大多居住在海上高腳屋,形成一個個海上的小村落,以小艇來往。
此外,仍然有一批約有100至200名的海巴瑤(Bajau Laut)族群,住在船屋(Lansa)上,經常跨越蘇祿海(Sulu Sea),沒有國界限制,更沒有所謂的國籍意識。
然而,不論是聚居各地的巴瑤族,還是海巴瑤族,都不是上述國家的國民,可說是無國籍人士。
在仙本那海岸的巴瑤人聚居村落,當地人稱為「黑區」,由於涉及複雜歷史與人為因素,數十年來仍未能處理這些巴瑤族人的身份問題。
馬來西亞在1956年和1963年頒布的《馬來西亞民法》均沒有就難民、尋求政治庇護、非法移民和無國籍人士作出界定。沙巴總人口超過300萬人,近100萬人是無國籍人士,佔整體人口30%,他們和後代多數領取聯合國難民署的認可難民證或證明在馬來西亞出生的「出生紙」。由於沒有身份證,他們無法享受醫療、教育或就業等權利。很多人也不在意自己的年齡,他們說巴瑤語,卻不會說當地的國語—─馬來語。
由於世代在海上生活,巴瑤人有著比普通人更大的肺活量,可以依靠腹式呼吸,潛到60公尺深的水底超過10分鐘。
丹麥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地理遺傳學研究中心(Centre for GeoGenetics)的學者瑪莉莎‧依朗拉多(Melissa Ilardo)曾研究印尼的巴瑤族人究,發現他們的脾臟體積較正常人的大50%左右。
脾臟對延長潛水時間起著重要作用。當人體浸在冷水中,身體會作出反應以維持正常生命,心率減慢,四肢血管收縮,為重要器官保存血液,血液就需要增加氧氣濃度,而脾臟會將含氧的紅蛋白質送到血液裡,以增加血液的含氧量。
同時,由於長時間潛水後需要減低水壓,巴瑤人習慣自小自行戳破耳膜,這也影響了巴瑤人的聽覺。他們也會患有減壓病,行走不便,或有骨性壞死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