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林甘(Malingam)在斯里蘭卡中部開設一家小店,12年前,他的右眼被鐵線所傷。去年,他同一隻眼被一塊木所傷,他心想,「可能這輩子都只能用一隻眼。」不過四天後,瑪林甘獲贈一枚眼角膜,他接受手術後,在科倫坡一間醫院康復。
在醫院的另一個房間,維斯瓦尼(Viswani)正在填寫國家眼庫的捐贈卡,同意於死後捐出眼睛。她說:「我今生捐出眼睛,來世我的視力會更好。」她是一位佛教徒,她相信輪迴、轉世,視捐贈器官是對來生積福。
斯里蘭卡一直是眼角膜的「輸出」大國。根據眼角膜捐贈中心(Eye Donation Centre),該中心自1961 年成立以來,1964年開始將眼角膜捐贈往外地,至今已捐出67000多隻角膜,廣及57个国家、140多个城市。
單在2014年,該我們共向國外捐贈了2,551枚眼角膜,其中中國佔1,000枚、巴基斯坦85枚、泰國250枚及日本50枚。
中心由已故眼角膜之父哈德遜席爾瓦博士(Hudson Silva)創立,他還在醫時,因目睹不少眼疾病人因缺少眼角膜而致失明,以沉痛的心情寫下那篇著名的《人死眼不死》(LIFE TO DEAD EYE)那篇文章,鼓吹國人捐出眼角膜。1960年,Silva的母親去世後亦將眼角膜贈予一位貧農,在席爾瓦博士及一批支持者數十年如一日推動下,宗教界、政界、文化界人士積極響應,斯里蘭卡每一位總統都是角膜捐贈者,很多總統夫人亦如是。
在斯里蘭卡捐贈量特高,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佛教的社會,斯里蘭卡佛寺教導民眾捐贈器官是一種「布施」,僧侶教導人們使眼角膜捐贈成為一個利人利已的醒悟。
斯里蘭卡大法雨寺導師 Kiribathgoda Gnanadanda 長老引述本生經,佛陀曾經王帝,一位失明的乞丐來到皇宫,求賜他一雙眼。佛陀就叫御醫將佛陀的一雙眼移殖給乞丐,恢復了他的視力。信眾代代相傳,亦樂意捐出眼睛。
在佛陀成道日,斯里蘭卡佛教寺廟會鼓勵民眾捐贈器官,並在學校舉辦有系列教導活動,教導『佛教文化對器官捐贈決不迷信』的觀念,眼角膜捐贈中心向捐贈者頒發的證書亦列有「讓捐贈者來世得福」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