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社工大難不死 創立哀傷組織 用身心整合技巧助人在哀傷中成長

「哀傷是沒有所謂治癒的。哀傷的經驗會一直存在,就像一棵樹被雷電擊中,樹幹會留下永不磨滅的傷痕,但樹仍然會繼續生長。」創辦哀傷輔導組織LIGHT Movement的艾美(Amy Pickett-Williams)認為,沒有人可倖免於哀傷,因為失去摯愛或安全感而出現的哀傷,不能抹掉,但呼吸和瑜珈等身心整合等方法能夠減少哀傷對身心健康造成的影響,並且讓人在哀傷中成長。

LIGHT Movement網站簡介其理念:「沒有人能倖免於哀傷經歷,大家都在哀傷之中,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應對。」(圖片:Jon Tyson/GoodNewsNetwork.org)
LIGHT Movement網站簡介其理念:「沒有人能倖免於哀傷經歷,大家都在哀傷之中,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應對。」(圖片:Jon Tyson/GoodNewsNetwork.org)

LIGHT Movement的LIGHT是英文Love in Grief, Held Together的簡寫。這非牟利組織由艾美與一班義工於2023年創立,宗旨是通過提供支援和資源,幫助人走過哀傷,引導他們尋找哀傷對自身生命的意義和得以成長。

艾美是社工,從事哀傷輔導工作25年。她解釋,哀傷像一個網,由悲傷、憤怒、孤獨、焦慮和絕望等情緒和生理反應交織而成,對人的身心帶來深遠影響。她說:「我們的大腦會產生哀傷的感受,而這些感受會令我們出現緊張、透不過氣或麻木等生理反應。」

LIGHT Movement以「多重迷走神經理論」(The Polyvagal Theory)為基礎,設計了一系列身心整合(Somatic)活動,如心流工作坊、專為經歷創傷的人而設的瑜珈班、開心伸展班、個人成長工作坊、專業醫護和輔導人員的培訓課程、退修活動等。

都市人生活節奏緊張,許多人承受精神壓力而疲憊或精力透支。艾美稱,失去熱情或動力也是哀愁的一種源頭,她在LIGHT舉辦活動,教人自助紓壓,輕輕用手拍打身體、步行、游泳、畫畫、烹飪餁或園藝等都有助左腦和右腦整合,讓人放鬆。

本身是輔導社工的艾美親自教授減壓和轉化技巧。到山野遠足,親近大自然也是排解哀傷情緒的方法。
本身是輔導社工的艾美親自教授減壓和轉化技巧。到山野遠足,親近大自然也是排解哀傷情緒的方法。

艾美熱心於助人疏導和轉化哀傷,與自身經歷有關。26年前,她在大學修讀社工課程,因病入院,期間遇上醫院癌症病房的社工,深感醫院社工的工作很有意義。艾美主動申請,翌年到醫院的骨髓移植部門當實習生。她第一位服務對象是一位40多歲的男子,身形健碩,滿身紋身。艾美視他為「老師」,因為他讓艾美有機會了解病人的內心世界。可惜艾美還未畢業,「老師」因移植手術後出現排斥而離世。畢業後,她服務過無家者、臨終病人、危疾兒童。孩子和他們的父母聆聽醫生講解診斷結果,或家長看著自己的骨肉離世時,艾美都在哀傷者身旁。其後她轉為私人執業的輔導社工。

她體會到,人在一生中總會經歷好幾次哀傷。哀傷的源頭不單是心愛的人或寵物離世,也可能是流產或不育、失戀或離婚、失業、財務或居住狀況轉差、失去健康或自理能力、因創傷、抑鬱或焦慮而失去內在平安,以至戰亂和治安問題令人失去安全感。

艾美的父親是思想開明的律師,經常鼓勵艾美做培訓工作,分享哀傷輔導工作的經驗,但艾美總是拒絕。直至她遭逢兩次與死亡有關的打擊,才改變了想法。

2020年10月,正值新冠肺炎疫症爆發,艾美偕同父母、丈夫和孩子一起去露營,那天風很大,父親到租車公司交還旅行車時,車房閘門被強風吹開,拍在他頭上。父親當場昏迷,兩天後撒手塵寰。往後幾年,艾美一直在喪父的哀傷之中。

幾年後,艾美47歲生日那天,跟丈夫遠足。他們走過一個礦場,發覺腳下的泥石鬆脫,下山的時候,有幾段陡峭山路,她要拉著杜松的樹枝行走。她有感而發,向丈夫說:「那不就像人與人之間互相扶持。」愛逞強的她堅持要領先,結果一不留神,她在山坡滑落40呎,頭部撞到一塊大石,受到嚴重腦震盪,脛骨爆裂,身體多處撞瘀,還有600多條植物的刺附在身上。

送到急症室後,醫生為她檢查,發現未有腦出血,讓她出院。艾美在等候丈夫時暈倒,失去知覺,於是又折返醫院,在檢查中醫生意外地發現她腹部有癌腫。事後艾美驚嘆:「太神奇吧,杜松兩次救了我的命。」

大難不死,她想起父親生前的話,決意成立LIGHT Movement。每年12月21日冬至,LIGHT Movement會舉行全球「放下哀傷日」。艾美期望世界各地的人能在網上參與。她表示:「大家一起讓那些在哀傷之中的人知道,他們不是孤單的,學習運用以身心治療為本的工具,找出事情之間的連繫,探索哀傷對生命的意義,自然可以更堅強面對事物喪失。」

LIGHT的標誌由一位少年手繪。他的好友因腦癌離世,令他痛苦不堪,後來他接受哀傷輔導,學會用繪畫令自己釋懷。
LIGHT的標誌由一位少年手繪。他的好友因腦癌離世,令他痛苦不堪,後來他接受哀傷輔導,學會用繪畫令自己釋懷。

多重迷走神經理論

醫學界過去一直用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二分法來理解人類應對壓力和放鬆的反應。美國神經科學家史蒂芬波格斯(Stephen Porges)博士1994年發表「多重迷走神經理論」,指出人類的自主神經系統會依據感受到的安全程度而產生三階段反應:

-社會連結(Social Engagement)
-攻擊或逃跑(Fight or Flight)
-凍結、關閉(Freeze、Shut-down)

我們每天用感官不斷偵測周遭環境是否安全,波格斯博士就創造了「神經覺」(Neuroception)這個詞,來描述人類潛意識偵測安全的能力。當我們的「神經覺」感到安全時,就能進入社會連結狀態,可以與人互動、思考、調節情緒。但是當「神經覺」感受到威脅,身體會啟動攻擊/逃跑模式,令我們作出反擊或是逃離危險的行為。當「神經覺」判斷威脅太嚴重時,身體會進入凍結、關閉狀態,使心靈完全失去能量,想離群,對周遭感覺麻木。

這理論為抑鬱症、創傷後遺症、慢性疼痛等的治療帶來了新的理解角度,亦促使一些治療師和身心靈導師開始運用「身心相連」或「身心整合」概念的活動,助人處理壓力和增加應對逆境的韌力,例如深呼吸練習可以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令人達致平靜和當下覺察的狀態,正念伸展動作練習令人覺知自己的情緒狀況,肢體向外延伸探索脆弱點,感覺痛楚時身體就會內捲。

藝術家Annie Nicholson在倫敦設置「哀傷的士高」,用舊電話亭改裝而成,為用家提供空間,以音樂和舞蹈抒發情緒。
藝術家Annie Nicholson在倫敦設置「哀傷的士高」,用舊電話亭改裝而成,為用家提供空間,以音樂和舞蹈抒發情緒。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