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不小心相撞、兩個女士在超級市場購物同時拿起一件貨品,最常見的是大家說聲「對不起」(sorry)。
然而,在荷蘭卻很少有人開口道歉。荷蘭語中也有「sorry」一詞,不但讀音和意思跟英文不同,使用時也認真得多。
荷蘭跨文化演說家、培訓師和作家莎斯姬亞‧馬斯(Saskia Maarse)曾在國外工作。她認為,荷蘭人以率直見稱,說話也是簡單而直截了當。相比之下,不少國家的人溝通方式較為隱晦,說話和行為往往盡量避免冒犯別人。
馬斯說,英國人說話客氣、圓滑和婉轉,要了解別人說話的真正意思,往往需要捉摸到背後的價值。她舉例說,有人作出一個提議,英國人回應說:「這個想法很有趣。」(It is very interesting)你別以為對方覺得這建議不錯,很感興趣,其實對方表達的是不認同建議。
同樣地,如果你撞到某人,他們說「對不起」,實際上並不是道歉,它更像是感嘆詞,一句「哦!」。
馬斯認為,荷蘭人說話直率有其歷史文化淵源。荷蘭全國有四分之一土地低於海平面,荷蘭人長久以來都有一個共同敵人──水。要防止水患,需要不斷抽水和維修堤壩,有賴國人同心協力,務實合作,尋求解決辦法。大家要圍坐一起,坦誠地提出意見,透過協商達致共識。
荷蘭在悠久的的治水歷史中,孕育出一種獨有的共識協商機制 ,稱為「鹽田模式」(polder model,或譯為波德模式),意指從海洋開墾的土地。荷蘭一直透過填海造地,擴大了國土面積。荷蘭政府從1960年代起,主動協調沿海社區,填海後建造的土地供農業使用,稱之為鹽田,每塊土地上的每個人都必須同意合作。
在1980 至1990年間,「鹽田模式」更發展成以共識主導的社會與經濟理論,由政府、僱主和工會協商來制訂政策,稱為「共識經濟」(Consensus Economy)。
然而,要達到共識,難免要經長時間討論,也要容許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這個概念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導致荷蘭人非常重視開放、平等和包容,不同性別、種族、宗教、性傾向的人,均可以表達意見。在家中,兒童享有幾乎與父母同等的發言權。
另一位跨文化主義學者埃萊奥諾雷‧布羅伊克爾(Eleonore Breukel)說:「我們有平等主義的文化。在這種文化中,即使老闆也不想和員工有所不同。 」
有人說,荷蘭人那種直截了當的性格,可以由一個荷蘭字詞表達出來──「可談性」(bespreekbaarheid),意思是大家可以無所不談,任何話題都不應該視為禁忌。不少在其他地方被視為禁忌的話題,如性小眾、性工作、安樂死、毒品等,無論爭議多大,荷蘭人都會公開討論。
荷蘭人說話直率,簡短清晰,甚少太過禮貌或是恭維的話,或會令其他人覺得不大顧及別人的感受,甚至是不禮貌,但優點是直接乾脆,也許能創造更坦誠和真實的人際關係。
英國作家賓‧寇特斯(Ben Coates)曾在著作《荷蘭人為何與眾不同》(Why the Dutch Are Different)中分享早年從英國移居荷蘭時的文化經歷,他有一次理髮,身邊的朋友直截了當地對他説,這髮型根本不適合他。他說:「我認為荷蘭是沒有人會假裝的地方。當你在會議上發表一些不大高明的建議時,別人總會指出來。」
那麼,荷蘭人真的不會道歉嗎?荷文的「sorry」意思其實更接近英語的「Sorrow」,代表悲傷、婉惜等意思。真正要表達歉意,荷蘭人會說「很抱歉」(het spijt me),對個人的錯誤行為或者不當說話表示歉意。
看到荷蘭人如此坦率直白,大家倒可以反思一下,何時需要認真地說一聲「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