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藜麥(Quinoa)近年成為港、台等地着重飲食健康人士的新寵,它的好處真的那麼多?

在加州洛杉磯西部太平洋帕利塞德區的農產品市集,時尚的婦女正在採購糧食。頭戴絨帽的茱莉說:「我現時除了墨西哥薄餅(torrilla)外,儘量減少吃小麥製品,因為身體會出現浮腫。」

一位育有四歲子女的媽媽說,現時她每周有四、五天是吃米飯的。

花了不少時間鑽研飲食的蘇珊說,她愛吃糙米、藜麥、黍米(millet)及莧菜籽(amaranth)等。

隨著全球化,西方的富裕階級都可以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生產的穀物。尤其含有豐富蛋白質的藜麥,更成為不少着重健康飲食人士所喜愛的食物。2013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訂為「國際藜麥年」,將藜麥(Quinoa)列為能提供豐富營養的「超級穀物」。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現時在於美國、加拿大、澳洲,甚至歐洲如法國、英國、丹麥,以及亞洲如台灣等70個國家也有種植藜麥。全球藜麥的生產量由2008年的58,000公噸,增加至2014年的19萬3,000公噸。

俗稱「紅藜」的台灣藜麥是原生種穀物,據說營養價值更高。香港不少售賣健康食品的店舖也有出售藜麥。

「Quinoa」是西班牙語,源於克丘亞語(美洲原住民語言)的Kinwa,有母親的意思。古代印加人把藜麥稱為五穀之母。藜麥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秘魯、智利及玻利維亞等高地,當地氣溫低及少雨。中文稱之為「藜麥」,則因為它與中國植物莧科藜屬是同科。

藜麥所含的蛋白質是大麥及白米的兩倍,並含有豐富的鈣、鎂及錳等;藜麥也不含膽固醇及麩質(gluten free),極少引起腸胃敏感。

不少營養學家並不同意有所謂「超級食物」的說法。英國營養師協會發言人愛禮信‧霍恩比說:「要保持健康,大家應食用不同類別的食品,確保能攝取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素,而不是依賴任何一種食品。」紐卡素大學人類營養學教授約翰‧馬菲斯(John Mathers)說:「這是出於潮流多於健康因素。」

事實上,全球化及農業科技的發展,正影響各地人們對食品的偏好。西方的富裕階級由小麥轉吃南美及非洲生產的穀物,除藜麥外,玉米、高梁及苔麩(teff)亦越來越流行。亞洲的中產階級則由食米改吃了由小麥製成的麵包及麵食,西非國家則多吃了食米。

由1970至1990年代,美國人對小麥的需求一直上升,其後由於盛行低碳(low-carb)飲食及麩質過敏症(Celiac Disease),人均小麥食用量由1997年的67公斤減少至2015年的60公斤。

大米原來是亞洲的主要糧食,現時在西非洲亦十分流行。密歇根州大學的湯瑪士‧利爾頓(Thomas Reardon)表示,在城市工作的人們在餐館多食用米飯,從而改變了飲食習慣,加上食米比玉米及高粱軟身,因此成為西非洲不少人的主要糧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西非現時人均食米量比2006年增加25%。

相反,現時東南亞等地, 2012至2013年的小麥的消耗量約為1,650萬公噸,2016至17年估計會增加至2,340萬公噸,同期南亞國家的小麥消耗量亦會由1,210萬公噸增加至1,390萬公噸。印度原是小麥出口國,現時則成為小麥出口國。

然而,各地農民一窩蜂地栽種流行的農作物並不有一定有好處,例如西非的稻米產量由2000年的710萬公噸曾至2014年的1,680萬公噸,但稻米價格的升幅,卻遠不及十年前。更重要的是當地不一定適合種植稻米,有25個會員國的跨政府組織非洲稻米中心(Africa Rice Centre)總裁萊-麥考利(Harold Roy-Macauley)說:「這裏的土壤不同,農作物的疾病亦不一樣,面對的害蟲也不一樣。」

由於藜麥在西方盛行,價格高企,南美農人紛紛將土地改種藜麥,但不停種植單一作物會引致水土流失。這樣至少為令當地的農民帶來更好的經濟收入,明尼蘇達大學一項研究指出,當地農民收入增加,亦間接帶旺整個社區,惠及區內其他的居民。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