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以東64公里的裏海上,座落了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古老的鑽油平台城市納弗特達施拉里(Neft Dashlari)。從空中俯瞰,數以百計的海上油井和鑽油和平台由橋樑連接,像八爪魚一樣延伸至海上。
然而,細看這些用鋼鐵建成的設施,很多已經生銹,部分更因日久失修而坍塌,不過仍能想像到設施昔日全盛時期的景象。
「納弗特達施拉里」在阿塞拜疆語中就是「油岩」的意思。在那裡,海上鑽油台、生產設施、工人的住宿和休憩設施由300公里長的橋樑連接起来,結合成一座功能齊全的城市。有些阿塞拜疆人稱其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也有人因設施以七艘沉沒船隻作為地基,稱其為「七船之島」。
阿塞拜疆獲古波斯人稱為「火焰之國」,自古以來就以豐富的石油資源聞名。在古代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手稿中,早在3世紀和4世紀就有石油鑽探和石油貿易的記載。意大利探險家馬可勃羅和其他著名旅行家的著作中也曾提及。
這片土地在給俄羅斯征服後,於1870年開始在巴庫及周邊地區建設石油開採和加工設施,成為裏海的石油工業重鎮。二次大戰開始時,阿塞拜疆的石油產量每年已達2,000萬公噸,佔當時蘇聯石油產量71%,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區之一。
戰後,蘇聯政府派出工程師對裏海石油區作有系統的勘探。1949年,在海床下1,100公尺處探到優質石油,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海上石油平台──這個海上城市就此誕生。
最初的鑽油台由七艘已沉沒的勘探船為地基,其中一艘更是世界上第一艘油輪、由英國製造的佐羅斯特(Zoroaster)號。過去幾十年間,鑽油平台不斷擴展,達到大約2,000個油井,分布在面積達30公里的圓形海域。
此外,人工島還有工人宿舍、麵包店、商店、醫療設施、足球場和直升機坪,可容納數百人的劇院,鋼鐵平台上甚至有樹木和公園。1960至1970年代,當地一度有5,000人居住和工作。
擁有鑽油台的阿塞拜疆國營油公司(State Oil Company of Azerbaijan Republic,簡稱SOCAR)表示,75年來鑽油台的總產量達1.8億噸,1967年最高峰時,年產達1,800萬噸。目前仍有3,000人在當地工作,大部分人以輪流形式上班。
然而,隨著俄羅斯對阿塞拜疆影響力減弱退,加上油田老化,儲存量減少,該國產油量跌至一日3,000公噸,年產約100萬公噸,比1967年最高峰時大幅減少。
雖然納弗特達施拉里的設施仍在營運,但面臨愈來愈大的風險。鑽油台部分基礎設施日久失修,不斷受到裏海的暴風雨侵蝕。一些橋樑正在倒塌,城市部分地區正被海水淹浸,岌岌可危。
今年11月中,全球領導人將在巴庫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9屆締約方大會(COP29),鑽油台的環境影響更會成為爭論點。從裏海開採的石油造成了當地污染,石油工人權益組織一直關注石油洩漏和將未經處理的廢水傾倒到裏海等問題。
2008年,瑞士出生的記者馬克‧沃爾芬斯伯格(Marc Wolfensberger)在阿塞拜疆政府許可下,花了兩個星期拍成了紀錄片《油岩:海上城市》(Oil Rocks: City Above the Sea)。他相信這些鑽油台可以改造成博物館或遺產地,保存海上石油勘探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