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2日,弗吉尼亞州夏洛特維爾(Charlottesville)就南北戰爭的南方將領李將軍(Robert Edward Lee)的雕像應不應拆除的問題,引發極右派人士上街示威,與反對人士發生衝突,一名女士被車撞死。
其實,近月來,美國各州都出現因為雕像引起的浪潮。民眾、政客和媒體都捲進這場風波。例如,紐約各地的哥倫布塑像近日連遭破壞。9月12日,紐約中央公園一座有著百餘年歷史的哥倫布銅像,被發現遭人污損破壞,9月25日,另一座在曼克頓圓環中央的哥倫布塑像又被塗污。
紐約市長白思豪表示,他要對紐約市內所謂「代表仇恨」的雕像進行研究,決定是否要進行拆除。這其中就包括位於曼哈頓中城哥倫布圓環處的哥倫布雕像。而哥倫布在歷史上被視為對美洲人掠奪、屠殺與奴役的開端,被部分人士認為具有白人優越主義色彩。
近日的歷史塑像風波引發了全國討論,陷入「政治正確」與「保留傳統」的雕像爭議拉鋸戰。一方認為,這些雕像代表白人至上主義和種族主義,因此應被移走;而反對者認為,移除雕像就是抹殺歷史;也有主張把雕像由公眾地方轉移到博物館等更合適的地方,加上解說,可以進行更好的歷史教育。
受到夏洛特維爾事件的影響,英國有人建議將特拉法加廣場的海軍名將納爾遜的雕像移走,因為納爾遜亦是支持販賣黑奴的。兩年前,牛津大學亦有人建議移除奧里爾學院(Oriel College)的塞西爾.羅德斯(Cecil Rhodes)的雕像,這位牛津校友在1890年代曾任英國開普殖民地(Cape Colony)總理,並建立了以其命名的羅德西亞殖民地。
歷史上,因應時代改變,人們將象徵過去的事物毀掉,稱為破壞偶像運動(iconoclasm)。紐約作家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便指出,不少美國人認為,南方的紀念碑是歷史的一部分。然而,歷史永遠不是中立的,人們如何書寫歷史,如何透過這些文物去保留這些記憶,很大程度反映了人們如何看待過去。
戰後的德國人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無論東德與西德,都希望離棄納粹德國,重新建立國家的未來,因此德國當局禁止展示納粹的圖像。
然而,在俄羅斯,近年卻重新興起了樹立雕像的風氣。2016年8月,俄羅斯南部城市奧爾約(Oryol)為一尊俄羅斯帝國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的雕像揭幕。這位沙皇殘暴的統治,更創立了秘密而有恐怖伊凡(Ivan the Terrible)的稱號。
同年十月,烏克蘭地區的弗拉基米爾一世(Vladimir the Great)的雕像亦在莫斯科揭幕。他建立了歷史學家所說的「基輔羅斯」政權。基輔「弗拉基米爾大帝」與現任俄羅斯普京同名(普京原名弗拉基米爾.普京),普京在2015年,亦在家鄉聖彼德堡樹立了一尊個人的雕像。
最新近揭幕的一尊,是今年九月在莫斯科揭幕的AK-47步槍發明者卡拉什尼科夫(Mikhail Kalashnikov)的紀念雕像。
俄羅斯新聞工作者奧嘉.卡臣(Olga Kashin)認為,這尊雕像尤其富有象徵意義。他說:「現今俄羅斯再不將戰爭視為人間的悲劇,戰爭反而成為宣傳俄羅斯武力的象徴。」他更認為,這尊巨大的雕像,顯示俄羅斯現時主流思想,和平主義已被抛棄了。
此外,現時俄羅斯各大城市亦重新樹立起不少史太林的雕像,這位領導人雖然充滿爭議,但樹立雕像正顯示俄羅斯人希望國家重新強大起來。
當然,亦不是所有俄國人都一面倒贊成樹立史太林的雕像,去年十月,西伯利亞城市蘇爾古特市一尊史太林雕像在樹立不足一個月後就被移走,市政府當局指其違法及引起居民反對。市政府一名發言人說,在史太林執政期間,近半的人口都曾受到迫害。